古代也有纹身习俗?多为侮辱惩罚手段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古代纹身多为侮辱惩罚
人们大约都见过纹身。纹身就是用某种工具在人体皮肤上刺划出各种纹样的图案,再用某种染料使其渗入皮下,等伤口愈合之后,染料的颜色就保留在皮肤上。
大多数较为原始的民族都有纹身的习俗。而当一些民族渐渐进入“文明”以后,就把他们或许也曾有过的纹身习俗忘记了,而把一些仍然保有文身习惯的人视为“野蛮人”。
比如,中国古代荆楚、南越一带人们的习俗,要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以避水中蛟龙的伤害。中原的华夏“文明人”看了,就在《左传》中发议论:“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至少从那个时候起,在华夏“文明人”眼中,纹身都是和野蛮、落后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纹身,特别是在面部纹身,就成了一种刑罚的手段。
殷商时期的《尚书·伊训》中记载:“臣下不匡,其刑墨。”意思是说,大臣若不能直谏,则处以墨刑,就是以墨作染料刺于面部,是一种侮辱性的刑罚。
春秋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凡臣下犯法皆墨刑以为标志。有一次秦太子犯法,按规定也得施以墨刑,商鞅当然没有胆子给太子施刑,但又不能坏了规矩,于是就想了个变通的方法,让太子的老师代替在脸上刺了墨。
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墨刑已不仅仅是给官员的处罚,它也施及百姓,成为一种普通的刑罚。读过《水浒传》的人,对罪犯“刺面发配”的情节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在脸上刺字,就是罪犯的一种标志。这种把一时犯罪作为终身耻辱文刺在身上的墨刑,直到民国之后才彻底灭绝。
当然,在古代中国,民间的纹身一直都存在。岳母给儿子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就是一个著名的纹身励志故事。而《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和浪子燕青,身上都有著名的纹身花绣,那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而在底层社会中,特别是一些黑社会团伙中,文身的习俗更是一直没有断绝。
西方的情况则略有不同。“纹身”的拉丁词是“stigma”。《韦氏大辞典》所列“stigma”的定义中,有“带尖利器械的刺”,“切入奴隶或罪犯肉中……的一个清晰的标记”,以及“耻辱或丢人的标志”等义项。
许多希腊、罗马学者都提到,纹身是一种惩罚。柏拉图认为,犯有渎圣罪的人应强制文身并逐出国。据历史学家佐纳热说,希腊皇帝西奥菲洛斯对两位公开批评他的人实行报复,让人在他们前额上文下了十一行淫秽的诗句。
随着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对奴隶和罪犯的纹身做法逐渐被抛弃。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于公元325年宣布基督教为帝国的正式宗教。他下令,凡是被判有罪的人,手脚上都必须纹刺,但不得在脸上刺青。公元787年,教皇哈德良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纹身,以后的历任教皇都遵循这一传统。因为这个原因,文身在基督教世界几乎不为人知,直到18世纪。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