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中的四月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黎荔
一位朋友,让我提笔写一写这个四月,这个许多人只能趴着窗户看看世界的四月。
是的,我们都同时想到了那著名的诗句,来自英国诗人T. S.艾略特的《荒原》: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从死去的土地里
培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混合在一起,用春雨
搅动迟钝的根蒂。
关于四月的描写,在以往诗人的笔下,四月充满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在英诗的语境中如乔叟的诗,在中文语境中如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都成为了后来诗歌中描写美好四月的典范。然而在艾略特笔下,春天并不是美好的,而是被记忆和欲望所统治,充满了绝望、阴郁的气息。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描写,充满了荒原的意味。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化和文明的衰退。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经济在大幅度衰退,社会秩序也空前混乱,人们在信仰的崩坍中盲动而无措,从而丧失了精神家园,身陷一片荒芜。《荒原》这首长诗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荒原”的提法,来自人类学家杰西·魏士登《从祭仪到神话》中的传说,相传渔王是地方上的王,他年老患病,原来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原。要挽回这种局面,就需要一个少年英雄带着利剑,去寻找圣杯,以此来医治渔王,让大地得到复苏。这个典故贯穿了整首长诗,艾略特借鱼王的遭遇暗指现代人精神的衰弱,他描绘了一个道德沦丧、谎言泛滥、人们无法找到更高追求的荒凉境况。究其历史根源,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期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当然,艾略特的“荒原”也可能并非仅与历史的某一时期对应,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透视,从中融入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元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