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手册》|冷血表象之下的思考,发声时会震动肺腑(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科辛斯基的父母却信错了人。他们托付的朋友并没有好好对待科辛斯基,而是把他丢弃了在了乡下。科辛斯基小小年纪就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地方流浪乞讨求生,受尽了欺凌和白眼。
他在荒野流浪,苦苦挣扎了三年多,9岁才在苏联士兵的帮助下回到了父母的身边,然而那时候他已经患上了某种不能说话的病。
这段经历显然对科辛斯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暗室手册》中你能在很多个片段中找到这段经历的影子。可以说正是这段童年被抛弃和被迫流浪的日子,造成了科辛斯基孤僻冷漠的性格。
·深陷深邃而永无止境的孤独
科辛斯基本人被苏联军队解救出之后,在苏联学习和长大。那段时间也显然是不愉快的。他伪造材料从苏联到了美国之后,又经历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他与美国上流社会的遗孀成婚,成功进入了上流社会,并且相继出版了《被涂污的鸟》和《暗室手册》而名声大噪。然而他却在1991年毫无预兆的选择了自杀。
对于科辛斯基来说,他的一生就像一个永远行走在路上的异乡人。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试图融入其中而又总是深陷深邃而永无止境的孤独。
他对世界投以白眼,又尝试在这个对他并不友好的世界中努力攀爬。他就像他笔下的那个穿着厚重狼皮大衣去找工作的男子一样,自以为做好了光鲜的准备,对他人来说却觉得格外滑稽。
他的经历和观念成为了他的拖累。他在异乡求生越发觉得负担沉重。每一次重新开始都好像向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正确的真理之门,奋力走完才发现不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是形单影只地活着,一个人越早意识到……就越能更好地活下去。
·衣着光鲜遮不住内心的伤痛
在科辛斯基最富有和光鲜的日子里,他开始着手写小说。他的小说中人物与自己的经历高度重合。可以说他写的每个人物都是他自己的一个分身。在每一个片段中,都隐藏着那个在异乡苦苦挣扎的男孩。
即使身在富贵乡,这些童年的经历也并没有被他忘却,而是以草灰蛇线的形式隐匿在每一个小说片段之中。
比如被人欺压之后通过谋害对方的孩子来达到报复的目的。科辛斯基对于这样的桥段写的如同纪实片,犹如整个事件发生在眼前。明明是小说,却让人感到一种记录式的残酷。
在《暗室手册》中,人性即使在产生报复心理之后依然欺软怕硬。他们的行动起因是正常的,但是行为结果是病态的。每个参与者的描述不多,但却格外的立体。真实让你不得不认为这就是科辛斯基曾经亲身经历或者目睹的事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