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阴影下重读《疾病的隐喻》(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如今写小说的,已经没有人写肺结核了。尽管偶尔会有病例,作为烈性“传染病”的肺结核已经消失了。但是,在青霉素出现之前,人们并没有对抗肺结核的特效药。在上世纪40年代,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倒在了青霉素定型前夕,他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寻求传统治疗,或者以自己古怪的脾气和结核对抗,过早地断送了自己的才华和生命。
20年代中国有很多作家都写过肺病这个主题,肺结核被视为一种“消耗性”的疾病,有某种文艺青年气质。那些得病的人,通常就是咳血,而治疗方式则是到温暖的地方疗养,这都让人们以一种浪漫化的视角来看待肺结核。中国文学中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红楼梦》,林黛玉的症状,就是典型的肺结核。
比奥威尔稍早,鲁迅也是死于肺病。学医出身的他,虽也束手无策,却不像同时代中国作家那样进行浪漫化描述。鲁迅在《药》中曾写过一个得痨病的少年小栓。周围的人对他既同情又恐惧,谈话都神神秘秘,小栓的父母深夜交流孩子的病情,也不敢多提一个字。在那时的中国农村,能够想到的治疗方法是吃“人血馒头”。可以说,鲁迅近乎做到了桑塔格“让疾病成为疾病”的主张。
桑塔格在书中详细考察了欧美国家对肺结核、癌症和艾滋病的“想象”。结核来自于文献,而癌症则是她亲身体会,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围绕艾滋病发生的争论,则是全社会参与的主题。桑塔格最反对的,就是对病人进行“道德贬低”。在科学家观察到结核病菌之前,宗教界看法是主流,他们认为这种传染病是上帝给的集体惩罚,那些得病的都是有罪的。
癌症也是一样,“肿瘤”这个词本身,就有负面含义,它意味着可怕的东西在无节制变大。到了艾滋病,对病人的道德贬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甚至有领导人在公开场合侮辱艾滋病患者。人们认为,得病的人一定是生活肮脏的,是道德败坏的。
桑塔格不会想到,在21世纪她这本书在中国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对2003年的“非典”,年轻人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但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出现,让人们想起17年前那个最流行的隐喻——“毒王”:在香港淘大花园,一位老人传染了两三百人。当时媒体大肆报道,就使用了“毒王”这个词,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贬低。病毒的传播遵循的是它自己的路径,和这位老人的主观意志并没有任何关系。
2020年,我们有了进步,不再使用“毒王”这种明显隐喻色彩的字眼,但是很不幸,隐喻以别的面目出现了。这一次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地域性上。因为最初疫情发生在武汉,很多媒体都使用了“武汉肺炎”这样的字眼。疫情发生在春运期间,人口流动为防疫带来困难,“防止病毒从武汉流出”最终在很多地方都演变成了“防止武汉人或湖北人进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