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GPS“卡脖子”几十年,国产医疗设备登堂入室有多难?(3)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大型医疗设备存在平均7年的更新周期,市场会有重复采购的需求,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国货能够保持旺盛的需求。
国产设备进医院受阻
“国产数据写论文不被认可”
然而,不论在基层医院还是大医院,国产医疗设备的推进都不是很顺利。
基层医院的问题是使用率不高。2011年时,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就介绍过:“农村在医改后,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X光机、B超、心电图、洗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主的乡镇卫生院‘新五件’都配上了,但是许多都闲置,因为没人会用。”
当时,张家界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里只有一个医生达到本科学历,专科生也数量不多。乡里病人还是要往县里跑,县里的要往市里跑。赵小明把问题的症结归因于:“乡村医生收入太低。”
这一问题实质上多年未被解决。2017年,时任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指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闲置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人会用,另一方面老百姓出于费用的考虑不愿意做。”
设备配置了不使用,自然产生不了价值。对设备生产商来说,也无法实现持续收益。
另外,“国货”的品质也让人不放心。2020年,一份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的进口医疗设备采购清单,引爆了舆论。清单对155个医疗设备品种的评价为“国内同类产品达不到性能要求”。
虽然这份清单很快就被删除,但此事暴露出了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面临的艰难处境。
以CT机为例,256排的CT机由于扫描范围大、时间短、成像清晰、辐射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扫描心脏病变时,不用像64排CT一样,要求控制心率,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这个核心技术一直被跨国企业垄断,被列为“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直到2020年,明峰医疗才在发布了国内首台256排CT。但是,中国绝大部分医院还是会选择GE等公司的产品。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国内企业确实无法与GPS三巨头抗衡。

被GPS“卡脖子”几十年,国产医疗设备登堂入室有多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