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郊区》为什么引关注?只因多年后他想起了16岁的自己(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来自Pixabay
此刻的克里斯托弗就像大多数那个年纪的男孩一样,调皮捣蛋,愤世嫉俗,总盼着收获别人的关注,同时又为正在萌发的性意识焦躁不安。
但他又有些特别,克里斯托弗和好友托尼都深受自由主义和左翼等现代思潮影响,热爱文学,尤其法国文学,崇拜波德莱尔和兰波,并想成为波德莱尔那样的资产阶级浪子,摆脱学校与父母自小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
两个男孩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包括之前提到的实验。他们想通过观察记录赏画人的反应,以及分析自身对画作和音乐的感受,来发现那些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艺术是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人们的灵魂的。
此外,他们还效仿波德莱尔在街头的闲荡,不带任何目的性地观察他人如何生活:他们在街头集市上和法院外溜达,在小酒馆和女士内衣店外晃悠。甚至拿着望远镜去圣保罗大教堂,假装是在看穹顶上的壁画和马赛克,实际上是在观察祈祷的人们。
他们还坐地铁浏览工人聚集的小镇基尔本,为在离自己咫尺之处,沉默地生活着这成千上万的人,震惊、敬畏。
克里斯托弗和托尼是自我意识很强烈的孩子,他们盼着此刻所有的努力,能在未来让自己成为更纯粹的大人,热情面对“真正的生活”的降临。
但斗转星移,“生活”似乎未能如他们所愿。

《伦敦郊区》为什么引关注?只因多年后他想起了16岁的自己


在小说的第二部分,1968年,21岁的克里斯托弗去了他心心念念的法国巴黎留学。他在异邦的土地上,享受着充分的自由,到处晃荡,孜孜不倦地学习法国文化,感受艺术作品,甚至还和一个法国姑娘热恋,摆脱掉了童贞。这些实实在在、纷至沓来的生活体验,让他感到身心充实、心花怒放。
可与此同时,当时的巴黎正是世界风暴中心,正在上演轰轰烈烈的大罢工,有几百万工人参与,无数希冀能推动世界改变的年轻人也前仆后继投身其间,戴高乐的总统之位岌岌可危。克里斯托弗却对此漠不关心,甚至没留意到发生了什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