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的想象力:成为新世界的“卡密”(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但除了对游戏经验的简单模仿,它面临的困惑是普遍的:网络时代,人们始终面临着“我”身处何方的疑问,这种疑问落在人们的生活中,表现为一种模糊的“漂浮感”。比如,在网络连通之初,人们调侃说“在网上, 你永远不知道聊天的对象是一条狗”,因为人只能确定电脑这端发出信息的“我”,却无法相信隐藏在虚拟形象后面的“他”,“漂浮感”会来自人与人通过肉身(包括脸、声音、笔迹等)相互结识的失效。到了 web2.0 时代,网络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意味着,一方面网络接纳了尽可能多的人进入,虚拟形象后面的“他”逐渐被体认为一个真实的对象;另一方面,人们放弃了虚拟和真实的分野,放弃对“他”的真实性的追问,转而将“真实”的标准放在个体感受上。此时,进入不同的网络“圈子”、参与不同圈子的历史、拥有复数的身份、在不同的小世界中徜徉,才成为一件真实可靠的事。
但是,个人感受并不是天然自明的:当“我”同时打开不同的聊天软件,顶着不同的头像和 ID与不同的人聊天时,我是谁;当“我”认可“来世愿生幻想乡”时,我在哪里;当“我”在虚拟世界中以二次元人自诩,但转过头又要回到现实世界“搬砖”时,我的认同又在哪儿。“变身流”的重点,也是“变身”的经过而非结果, 这正是自我认知“漂浮”的肉体版本。
“SF轻小说”的一位作者“乱世银娘”曾借书中人物之口提出一组问题:“我们所见的就是真实吗?”“宇宙的外面有什么?”“人类的想象到底有怎样的局限?”这类“哲学思考”在整个二次元世界都极受关注,实则反映出原本稳定可靠的世界观,即“现实”,已不再稳定。
这是新的“现实”。也许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稳定后方才进入网络的“互联网移民”而言,不同身份认同是一个“扮演”的问题。“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交流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当演出结束,“我”可以置身事外。这种心态背后,必然将“现实”与“网络”二分为“真实”与“虚拟”。但对于更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而言,情况却大不相同。首先,网络空间早已不是现实的“化外之地”,不仅个人的身份编号、银行账户都与网络相连,技术手段有能力找到坐在电脑屏幕后的每个具体的人,虚拟世界的“真实性”,正在得到政治、经济等强力的保证。其次,如前所述,当现实拒绝提供一张参与的入场券时,对虚拟世界“置身事外”常常也意味着“无处安身”。
如果说,为了讨论现实,就不得不借助“现实”之外的想象去看清现实。那么,当他们拥有无数的小世界时,“现实”这个大世界的种种限制、禁忌便不存在了——由这些规则、禁忌构成的现实的地基也不存在了。想象力率先渗入到每一个看似坚固的“现实”规则中,折断它们,捏造新的设定,不光是为了“好玩”,也是在寻找新的稳定感与安身之所。我愿意称这种想象力为“元”的想象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想象,都一定程度改变、消解或更新了我们关于“现实”的观点,而且与此同时,它们作为“想象”提供了新的空间, 并在其中寻找着帮助人们活得更好的可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