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平评西西《飞毡》:“百科”香港,“童话”香港(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飞毡》,作者:西西,版本:活字文化·译林出版社 2022年3月

黄子平评西西《飞毡》:“百科”香港,“童话”香港


关于“肥土镇”的“百科全书”
平淡若此,如何支撑一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其实人物并非此书的“主角”,他们之间无冲突的松散关系,反而织就了另一“主角”的基本背景。这主角无以名之,大约可唤作“知识”。
书中“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各行各业的平民,士农工商,无不敬业守恒,孜孜兀兀,终为肥土镇的繁荣打下基础;一为不太为谋生计着急的“痴人”,如人称“花家二傻”的花一花二,或养蜂、或种草,翻书查资料。前者提供了广泛的都市人类学和地域民俗学的“知识”,从茶楼的“一盅两件”,到大排档的炒粉炒饭,从南音《客途秋恨》到早年的“番文课本”,从红木家具的样式到当铺内部的坚固格局。后者在书中的功能便是普及必要的科学新知:昆虫的种类与习性、地毯的编织与保管、货币的性质与银行的职能,乃至小行星的发现与命名、碳十四的测定及其作用。简言之,西西把《飞毡》写成了一部与“肥土镇”有关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西西所喜爱的拉丁美洲作家博赫斯的重要喻象,但在博赫斯那里,“知识”是“象征符号”与“专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虚构和想像的产物,其权威性是值得质疑的。《飞毡》里的“知识”却过于结结实实了,似乎非如此便不能支撑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精细画面,非如此不足以为肥土镇居民的琐碎平凡的感性生活提供一知性的理解基础,非如此不足以为“地图上针眼大小”的地域民俗史联结起辽远的后现代视野。
肥土镇的生长史,无疑伴随了这一套源自欧罗巴的“百科全书”式知识系统的全球化过程。反讽的正是在于:这套知识系统将肥土镇居民卷入现代都市化的进程,一方面为他们的日常生计提供了无数新的挑战与机会;另一方面却日渐摧毁着他们的风俗民情。前者体现于花顺记荷兰水作坊的绝处逢生,后者不但体现为叙述者详尽记录保存民俗资料的苦心孤诣,更体现为叙述中难以掩映的丝丝怀旧情愫。然而两者在叙述中的不平衡仍是很明显的,知识系统的优势地位借了肥土镇的繁荣起飞而炎炎煌煌,譬如写到彩姑的鞋底打“小人”或心镇的“正宗野味”时,“百科新知”压倒“民俗旧情”的权威性便经由讽刺的笔墨而俨然呈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