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脆弱中,看见高山与深渊(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直指人性弱点:
人一旦被置于绝望,便不再设防
1982年,已经分别在肯特大学和东英吉利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的石黑一雄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远山淡影》。小说以二战结束初期的日本为故事背景,以居住在伦敦的日本寡妇悦子作为叙述者,大女儿景子的自杀使她回忆起二战后她在长崎的生活,记忆一点点被点亮、激活,如早已不流血的伤疤一般隐隐作痛。“那种恐怖从未消失,但已经不再是傲骨的伤痛。人是可能与任何恐怖的事生出一种亲密关系的,就如同是自己身上的一个伤口那样。”石黑一雄这样写道。那些生命中的人和事,如一叶叶扁舟,随悦子的讲述,从她身边缓缓而过,没人能操控他们的命运,也没人知晓自身的归宿,他们只是路过,不留一丝痕迹。
整部小说挑起的回忆若隐若现,并未直面战争的眼泪、鲜血与剧痛,正因如此,评论家喜欢用“物哀”来概括这部处女作的气质,并视其为克制写作的典范。然而实际上,远离故土20余年,石黑一雄对日本的印象早已模糊,最初设定的主题也并非反战。在一次访谈中,他坦言:“它(《远山淡影》)可以说是缺乏经验,错误判断了显而易见和微妙无比的东西。”尽管有诸多青涩之处,28岁的石黑一雄笔下流淌的哀伤与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洞察,还是让英国文坛眼前一亮。
初试牛刀的石黑一雄从此一发不可收,以大约4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写作。在《远山淡影》中有一条支线,讲述一位老教师重新思考他一生所构建的价值观,石黑一雄以此展开,写下第二部长篇《浮世画家》(1986),展现一位二战时曾帮助宣扬军国主义的日本浮世绘画家在战后的回忆、反思和忏悔: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这部小说获“布克奖”提名,并摘得1986年“怀特布雷德奖”,被译成十余种文字。
延续《浮世画家》的主题,他再度尝试写“荒芜人生”的主题:“当你年轻时,你在意的都是自己的事业,最终才意识到那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3年后,石黑一雄的第三部作品《长日留痕》(1989)问世,将背景置于英国乡间,书写了一位英国老式贵族宅邸的男管家为维护尊严而压抑情感、否定自我的悲剧人生。小说甫一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销量逾百万册,摘得布克奖,并被改编成电影。
在写作途中,石黑一雄不止一次忍不住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如果稍微生得早一些,生在那个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年代,自己会如何生存?是抗拒,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旁观,抑或是加入到那种狂热中去?”在这个令他内心焦灼的追问中,他写下前三部小说,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想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却因为缺乏思考而在周遭的狂热中成为帮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