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始为终,向死而生(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2019年中国安宁疗护试点市(区)增加到71个。
提倡有尊严的离去,不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限定与绑架,而是给人们如何离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因为“怎么死”跟“怎么活”始终是连在一起的。
死亡,可以教我们如何更好的活着。

选择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它能被细化到分,精确到秒。
死亡也是一整夜,一整周,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
正是因为死亡是一方通行的路径,没有人能亲口复述,所以生者总是以自己的看法去横加干涉,殊不知,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将死亡的过程变得漫长而痛苦。
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因为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阻碍,会发出类似于咆哮的响声。此时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临终前,人的触觉及身体感官机能等功能已渐渐消退,并不会感到饥饿,此时的强行输液或喂食是一种负担,而不是维持。
临终前的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 他们的皮肤又湿又冷。然而这时一点点重量的被褥,对于他们异常脆弱的身体来说也是十分沉重的。
想想医院中那些往返于重症病房和手术室之间的患者,他们的临终岁月孤苦难捱,只有医疗器械做伴。在逝世的那一刻,患者的喉头里插着软管,血液里流着化学药物,身体上满是刀口和缝线。
也许对于临终的病人来说,医疗手段一边在延续着生命,一边也在延长着痛苦。
也许当死亡临近时,疼痛通常会减弱些。
可是,活着的人却无法知晓,那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多少从昏迷中苏醒的病人,第一件事想拔掉在自己身上侵入性的管子;冰冷的塑料管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异物感,还有对于死亡恐惧的无限放大。
巴金先生在临终前曾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1999年,巴金先生病重入院。一番抢救后保住了生命,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
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更糟糕的是,胃管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
最后因为长期插管,嘴合不拢,下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巴金曾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当时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不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加之家属和领导都不同意。
“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