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鱿鱼”炒出“牛仔裤大王”,二代豪门联姻扩商业资源(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另有一个入潮路线,即潮汕的马廷鸾派系,其先祖于宋时由江西南下移居于此。以潮阳为例,马姓有7万多人,而海外宗亲却有20万多人。比如,祖籍潮阳市贵屿镇渡头村的马振平,1973年任泰国党主席,曾任泰国副总理、国防部长等职。祖籍潮阳成田的马德祥,曾在泰国察猜·春哈旺政府中任实业部长、内务部长、财政部长以及交通部长等职务。

“炒鱿鱼”炒出“牛仔裤大王”,二代豪门联姻扩商业资源


马介璋
初入社会打拼,马介璋的第一份工作却以上班一日被“炒鱿鱼”而结束。当时,马介璋到母亲打工的毛衣厂,当一名“抓毛”学徒工。第一天上班,懵懵懂懂也一窍不通的他,不知从何做起,就跑去请教母亲,没想到被老板撞见,以为他是贪玩偷懒,当场就把他炒了鱿鱼。
走出厂门,马介璋心中蛮委屈,但不灰心,不服输的他安慰自己的母亲:“总有一日,我要开比他大十倍的工厂。”
很快,马介璋又找到第二份工作,在一家生产牛仔裤的工厂当学徒。聪明好学的他,不久后由学徒工转入熟练工,工钱也多了点。为了让马介钦等弟弟妹妹能过个更好的生活,马介璋每天上班,晚上自己做裁缝,一个月下来能赚300元。干了一二年后,除交予父母贴补家用外,他自己也攒了点钱。
“工”字朝下就是死“干”,向上才是出头天。马介璋开始自主创业,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攒下来的1500元租下一间地铺,买来两台二手制衣机,再从大厂接单拿代工布料加工。这样的家庭式作坊一干就是3年,也很顺利;后来,他逐步扩大铺位,雇工也从当初仅有几个家庭主妇帮手增至250人,马介璋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10万元。“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后来,马介璋直接跨过大厂与外商接洽,中间环节少了,利润也增厚很多。
达升制衣厂,始创于1967年,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马介璋通过经纪人向贸易洋行接出口服装订单,并从贸易洋行贷款,自行采购布料加工,后来,达升工厂迁往香港新蒲岗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再从中间商接单,显然还是受制于人。可要独自和那些欧美客商接洽生意,摆在马介璋面前的“拦路虎”,就是要过英语这个语言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