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千辛万苦,依然营造心中最好家园:魏晋南北朝建筑特点寻踪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导言: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凡三百余年,大一统的中国,多数时间陷入无穷的动荡和战乱。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人民流离失所,士族衣冠南渡,外族纷至沓来。无论是君王到百姓,个人的命运皆是坎坷多舛,旦夕祸福之间,人心迷乱。这一时期,佛、道、儒思想交织斗争,玄学盛行,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寻找美好的精神寄托,纵使千辛万苦,依然营造心中最好的家园。
这一时期的建筑,施用有宜,张扬个性,富有鲜明的人文情怀,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使“山水园”得以问世。上至皇帝,一旦得势,建造宫殿无所不用其极,即使江山倒悬,也在所不惜。下至百姓,细心经营,为保全生命和财产,建居室修屋舍,只求一生平安。社会中坚的世家大族,占据社会财富资源的高位,许多人物纵情山水楼台,奢华营造富丽家园。他们是建筑风格主导者,是建筑时尚的引领者,也是知名建筑的主要投资者和使用者。寺院等宗教机构,在此时有着超然的地位,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忻州北朝墓葬墓室北壁壁画中的建筑
此时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这种融合不是含情脉脉,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激烈的文化和军事斗争。每次政权更迭连带着血腥杀戮,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频遭战火,玉石俱焚。巨大的生命危险使得人们重视建筑,不断创新变革,屡毁屡建,赋予这一时期的建筑群落更顽强的生命力。
南北朝时期梁朝画家张僧繇所画风景图局
一、承上启下,吸收兼容创新的建筑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在西汉时期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东汉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东汉,多层木结构技术(整个建筑都是使用木材作框架建造的多层建筑)得到充分发展,“抬梁式”和“穿斗式”的木结构都早已出现,可以精妙的做到墙倒屋不塌。所谓“抬梁式”木结构,就是在柱上安梁,在梁上接着安装短柱,短柱上有可以抬梁的木结构。所谓“穿斗式”就是用穿枋和柱子相串通,然后接斗构成,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南朝梁武帝在瓦官寺内下令修建的升元阁,自建成起约500年,都是江南的名胜,反映了到魏晋南北朝末期,多层木结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隋唐初期出现了许多宏伟的木构建筑,其技术是魏晋南北朝的继承和发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