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骨子里那挥之不去的《朝阳沟》记忆!现在结婚都还要放这戏(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76年后,河南登封曹村和杨老的河北故乡村庄,都更名为“朝阳沟”村,这两个村庄孕育、哺育了杨兰春,也孕育、哺育了经典名剧《朝阳沟》。被誉作《朝阳沟》之父的杨兰春逝世后,不顾骨灰分离,尸首不全的世俗偏见,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骨灰一分为二,分别安葬在两省的两个朝阳沟村,向络绎不绝的凭吊者,叙说着经典豫剧《朝阳沟》与农民群众密不可分的骨肉情谊。

河南人骨子里那挥之不去的《朝阳沟》记忆!现在结婚都还要放这戏


戏剧评论专家近年来,研究杨兰春现象和《朝阳沟》的创作过程,认为,《朝阳沟》诞生于大跃进年代,但剧本创作,讴歌时代,源于生活,同时,艺术水平超越了那个时代;唱词唱腔珠联璧合,内容形式相得益彰,是古老豫剧创新的成功探索,耸立起一座现代豫剧的丰碑和豫剧改革的里程碑。这也许就是《朝阳沟》的魅力所在,也许就是60余年常演不衰的奥秘吧。
但我觉得,《朝阳沟》普及,唱红河南,甚至擂响全国,应该是1963年拍成电影以后的事。小时候我爱看电影,都是国产战斗故事片,打仗的,像《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小兵张嘎》等,讨厌听戏,鲁迅作品《社戏》里,描述老旦咿咿呀呀地唱,令鲁迅和小伙伴恨得要命,我也如此。但是,看了戏曲片《朝阳沟》,豫剧让我一见钟情。灿烂如阳光,芬芳如花香的妙音,铿锵大气激昂流畅的音乐,沁人心脾;而家常话一般的话语,如“亲家母,你坐下”,娓娓道来,优美动听,平易近人。童年,我最高兴的事是离开枯燥乏味的城镇,去乡下姥姥家。电影里,银环沿途观赏如诗如画农田景色,广阔天地,我下乡的心情和银环一模一样;拴保家的院落,屋舍摆设又和姥姥家大同小异,电影让我备感亲切。此外,拴保娘穿得掩襟大褂衫,发型,也像我娘。后来我意识到,最初的电影《朝阳沟》,让我爱上了豫剧,成为我终生难解的情结。

河南人骨子里那挥之不去的《朝阳沟》记忆!现在结婚都还要放这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