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基:鲜为人知的“华语推理之光”(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他要给自己一两年时间全力试试,做个全职作家。实在走不通,再回到IT界也行。他跟认识的编辑和作家朋友了解了这个行业的情况,他清楚,香港推理小说圈很小,而且,香港整个小说圈都在萎缩,小说被手游或网剧取代。本土出版物减少,有些被台湾的出版物代替。
他看到,在香港挑战推理小说的作家,都混搭了科幻或者奇幻的外壳,另一方面,以儿童和青少年读者为目标的推理小说比较流行。相比之下,大陆和台湾的推理创作圈子比香港兴盛很多。不过,读者还是更关注欧美或日本的翻译作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个糟糕的创作环境,但陈浩基却觉得,自己倒是恰巧有机会抓住中文推理创作的空间。
但全职作家的生活并不好过。一开始,全部精力都在参赛,第一年基本是零收入,比赛的奖金要第二年才能拿到。大约有五年,陈浩基几乎没去过电影院,娱乐支出能省就省,DVD和CD都只买一百块三片的特价品。《13·67》的创作,是在一台两千元港币的小笔记本电脑上完成的,要不是有一些积蓄,他想自己可能很快就放弃了。
网络社交之外
在香港,全职写作本身就有点另类。何况,陈浩基还有意跟社交网络保持距离。他想,在人群中保持独立要付出代价,但追随大众也要付出代价。他设想,自己如果没有决定全职写作,现在可能仍然在开发软件,那样就会付出“脑袋里的故事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代价。
陈浩基不会按时起床,也不会给自己限定每天要完成多少字。设计写作大纲,雷打不动要占据创作时间的六成以上。由六个中篇组成的《13·67》,差不多是花费时间最长的,每篇几乎都用了两个月时间来设计,再撰写一个月,纯写作用了六个月,而大纲耗费了一年。而写作《网内人》的时候,他还受到采访邀约或者出版社活动等的干扰,写作中断之后,他要花上几天甚至十几天,才能重新抓回作品中的情绪,前前后后投入了两年左右。
创作的间隙,陈浩基也留意新闻,尤其感兴趣刑事案件中的青少年犯罪,相对于成年人出于金钱利益的动机,青少年的犯罪原由更加单纯,而这种单纯却是成年人未必理解的。陈浩基想要探究,“这会延伸至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疑问,再研究下去,便涉及教育制度和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形成的问题。”
他会尽可能看不同立场的媒体,保证多角度理解事件。社交网络中那些不加修饰的网友评论也是他留意的。但他自己几乎不会公开讨论时事,也不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意见。他觉得现代人总是说话太多而聆听太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