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冷兵器戈的历史演化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文史是一幅画,文化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文化是一座大花园,历史是繁星。历史是漫长的,世界是广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历史,不仅悠久、漫长,真真假假,掺杂在一起,真伪难辨。本文主要介绍先秦时代冷兵器戈的历史演化,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全文共1743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一、夏代晚期
夏晚期,“直内戈”和“曲内戈”几乎同时出现。这时的戈形制古朴简单,援、内基本同宽,无阑,使用时容易向后顶出或倾斜。曲門戈、直内戈。
二、商代初期
戈增设了上下阑,并增宽援、削窄内,目的很明确:防止啄击时戈援后陷。盛行于整个商代,曲門有洲戈、真内有洲戈是出土最多的实战兵器。装饰精美的曲内戈应为贵族武器。曲内戈秘只能采用裂缝式固定法,在“穿验”“榫孔”装秘法出现后逐渐退出实战,演变为礼器、冥器。
三、商代中期
直内戈的内,开始上移至与上援平齐的形态,有的下援还出现了穿。随后演化出“有胡戈”和“三角援戈”两大品系。出现于商代中期,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为强化啄击,它将援缩短、变宽为三角矛形,中正对齐,上下缘都有穿。援加宽,也增加了砍伐功效。
四、商代商晚期
“胡”的出现,是戈的重大革新:令戈拥有镰刀般的勾斫效能;长胡加穿的设计,也使戈抗倾斜能力大增。有胡戈:“有胡戈”出现了,后来发展为戈的主流。与此同时,还一度盛行“有銎戈”,銎孔设计可能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三角援戈,穿銎式固定法,能有效杜绝啄击时戈援后陷问题,安装还更简单。但缺点是推勾时容易松动脱落,商灭亡后不再用于实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