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中的“巨婴”,让我看到了被溺爱者的一元世界(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面包,妈妈却非让我吃小笼包;
我觉得别人都应该听我的,结果他们却各干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游,所以今天必须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这些事情,对于心智发展比较成熟,处在“多元世界”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世界上不仅有自己,还有别人,同时,还有许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气阴晴,岁月流逝。
但是,对于巨婴来说,“世界是我的,怎么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样呢?”所以,每一次被现实“打击”,巨婴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们会觉得愤怒,无助、委屈,好像整个世界都在欺负他。
而事实上,世界,只是没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运行罢了。
特点二:缺乏同理心,缺乏与世界沟通的语言
心理学家克莱因说:
处在全能期的孩子,会觉得妈妈是他创造的,妈妈的乳房也是他创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妈妈,也可以无情地毁灭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创造的,他当然没有必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处在一元世界的“巨婴”们,常常缺乏同理心。从来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来都不觉得,世界上还有别人。
回到电影《千与千寻》中,当千寻告诉“巨婴”,她的好朋友白龙受伤了,需要马上搭救,回来再陪他玩的时候,“巨婴”非但没有同理心,还威胁千寻,我会捏断你的胳膊,我会哭,我一哭,婆婆听到,就会杀了你。
特点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婴”们常常有很多想法,这种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为我是世界的中心,当然无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个侧面却是,很少行动。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世界的中心,当然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别人来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亲自去做。
美国心理学家杰瑞姆·布莱克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个案:
他的来访者Q先生在咨询中谈到,很担心在未来的一场考试中失利。
咨询师问他:“你尝试过学习吗?”
这个时候,Q先生几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Q先生从来没有想到需要为考试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觉得只要想到,就应该有人去帮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对失败的恐惧,因为如果努力了,最后还失败了,这同样会威胁到他的全能感。
02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