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暴风雨下的故事和刷新自我(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戏剧《李尔王》中的经典画面
有没有看到神还原。
要理解这个已经升华为文化符号的画面,不妨先从《李尔王》这个经典的故事讲起。
-1-
时空折叠
进入经典前,多铺垫一段回忆,这是全文逻辑中重要的一环。
我在大学读中文系时,讲授西方文学的老师是陈戎女先生,她现在是“得到”西方文学课程的主讲人。
事实上,我觉得她在“得到”课程中讲解名著通识的部分,与我在大学时听到的相异不远,毕竟都是文学经典的基础性讲解。但时隔近十年,重新听讲《奥德修斯》,我的感受和思考大有不同。
名著,化为经典;读者,不断成长、更新。
以前,我喜欢和同学比拼谁一年看多少本书。现在想来——读到,未必得到。
伟大的作品像一条无限长的尺子,可以丈量我们才智的变化。片面追求测量的次数,而不观察自己的变化,测量就失去了意义。毕竟,尺子是不变的,变的是我们自己,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见识到尺子的长度。长读名著经典,就是有机会一次次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有深度的思考,还可以这样表达、这样感受。
所以,我不再炫耀一年读过多少本书,而喜欢说,在某个年龄和境况中第二读、第三读某本书,感受有怎样的不同。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这期间,我体会到阅读真正的愉悦,是发现不同的自己。
我读大学时,第一次听到陈老师讲西方文学,讲《奥德修斯》,十年后,我第N次讲《奥德修斯》《李尔王》《浮士德》给我的学生,体会和反思完全不同。当年听讲,还并不觉得如何有趣、如何伟大,今天想来,还是当时的自己太过于年少无知。幸好我只是一时错过,没有终身误过。重新见到陈戎女老师,既觉得汗颜,又觉得幸运,汗颜是为当时自己的轻狂,幸运的是后来醒悟到了用心学习经典的价值。
所谓,初见而翌得。
作为老师,我只是用文学的视野,折叠了你阅读的时空,让青春早一点与经典相遇。
-2-
真心话引来的大冒险
《李尔王》的故事并不复杂,有点像法制节目里的遗产风波。
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王已然老迈,决定将疆土分给三个女儿。划分的标准,就看哪个女儿更能说出表达爱戴父王的话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