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暴风雨”主题:“唤起人们的崇高感”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超强的风力和狂暴的雨水共同造就了“暴风雨”(Storm)这一可怖的自然景象,巨大的破坏力往往令人“谈风色变”。不过,若以超功利的视角而论,暴风雨给予人的却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甚至让人在刹那之间领悟某种伟大的东西,并为之深深感动。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一文中直言:“美有两种,即崇高感和优美感。……崇高感感动人,优美感则迷醉人。”显而易见,暴风雨唤起人们的正是崇高感。他写道,一座顶峰积雪、高耸入云的崇山景象,对于一场狂风暴雨的描写或者是弥尔顿对地狱国土的叙述,都激发人们的欢愉,但又充满着畏惧。对此,康德进一步把这一类现象称之为“令人畏惧的崇高”。正是这种伴随着某种恐惧之感的欢愉和震颤,让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为之倾倒,无论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戏剧诗,还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钢琴奏鸣曲,抑或皮埃尔·
奥古斯特·考特(Pierre Auguste Cot)的肖像画,都曾萦绕和徘徊着这个令人生畏而又着迷的主题。

1609年,英国海军上将乔治·萨默斯(George Summers)爵士带领一队英国殖民者在前往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的途中,遭遇了一场严重的风暴袭击,萨默斯爵士不幸遇难,船上幸存的150人被迫在百慕大群岛(Bermuda)登陆,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不仅首次揭开了百慕大的神秘面纱,也为莎士比亚创作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暴风雨》()提供了灵感来源。1611年的万圣节之夜,《暴风雨》首演于英国王宫白厅,获得热烈反响。作为莎翁晚期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暴风雨》融正剧、喜剧、魔幻与现实于一体,结构上恪守古典戏剧的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被誉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并开启了英国“荒岛文学”(Desolate Island Literature)的伟大传统,接踵继武的名作有笛福的《鲁宾虚漂流记》(1719)、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巴兰坦的《珊瑚岛》(1858)、斯蒂文森的《金银岛》(1881)、戈尔丁的《蝇王》(1954)等。
The Tempest

艺术中的“暴风雨”主题:“唤起人们的崇高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