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吟系列·偷心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太古淳风久未回,滔滔末劫转堪哀。
素丝受色离蚕口,明月蒙尘出蚌胎。
无病空花宁翳眼,有疑弓影自沉杯。
何人死得偷心尽,来共锄云伴种梅。”

云中吟系列·偷心


天地,万物之盗;人,万物之盗也。
早岁,师在京。愚下因被境牵,偷心甚重,德业日荒。一夕请问,数人围坐,议论纷纷。师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归家即书于墙壁醒目处,以此自警。是为记。
何谓偷心?偷心,一般是指人之偷盗之心。禅宗所指向外分别、驰求之心或侥幸之心。
《阴符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偷者,天下之盗也。世间之人,有人偷财,有人偷乐,有人偷生,有人偷安,有人偷情,亦有人偷心。
偷财者得利,而后则必有财竭;
偷乐者得悦,而后则必有愁忧;
偷生者苟活,而后则必有屈节;
偷安者肆乐,而后则必有怠惰;
偷情者始乱,而后则必有终弃;
偷心者缠绵,而后则必生邪念。
如此种种,皆是祸端之始也。君子所不为。
诸偷之中,唯人之“偷心”乃与生俱来,世人难以断除。
对于“偷心”之人,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曾严厉训斥,说一个人内不修德,外行无道,饰威以欺人,或以凌人,或自欺,其行为如挖墙洞、爬墙头的盗贼行为无疑。“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老实,貌饰朴诚,实则内怀欺诈,或言语伪善,似是而非,乡人皆以为其谨厚,乐其巧伪,反谓为德,刚正不阿之人反而被人误解。孔子斥其为德之贼。此皆为“偷心”之贼,此贼,小则乱之以人事是非,此为小贼;大则祸乱国家民族,此为国贼。故夫子严厉训斥,且警示之,曰:“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孟子则称“偷心”为“穿窬之心”。
南师怀瑾先生在《孟子与尽心篇》与《我说参同契》曾做过总结,南师说:“所谓‘穿窬’就是形容挖洞、钻孔,‘穿窬之心’也就是偷巧之心。有人学道修心的心理,也是如此,因为心中有一点点好奇,想得到神通。如果自我反省一下,动这些念头的原因,各种怪花样就多了。……所以说,能够保持先天灵性的良知这一面,扩充为‘无穿窬之心’,把偷巧之心泯灭了,‘而义不可胜用也’,自然心中的道德,外表的行为都合于大义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