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晚年写下一首诗,诗人一反悲秋的腔调,读来让人肃然起敬(3)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黄菊与玄蝉都是表明季节特征,这两句大意是说:以往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刘禹锡晚年写下一首诗,诗人一反悲秋的腔调,读来让人肃然起敬


在“昔”和“今”的强烈感官对比中,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意。诗人抚今追昔,感慨遥深。
诗人因何事离去,又因何事回来?他为何在菊花开放的深秋时节离开,又为何在蝉鸣的初秋时节回来,他去了哪里,又回到了何处?要想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还得从刘禹锡的人生经历说起。
刘禹锡出生在苏州嘉兴一个书香门第,他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时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刘禹锡自小就接触到诗赋创作,加之自幼聪明好学,显示出一定的天赋,得到了当时有名的“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从而诗艺大进。

刘禹锡晚年写下一首诗,诗人一反悲秋的腔调,读来让人肃然起敬


刘禹锡成年后,曾游学长安,名声渐隆。贞元年间考中进士,同榜高中的还有柳宗元。这时的刘禹锡可谓少年得志,个人的事业及诗名都处在一个上升期,对他的心理激励是很大的。后任杜佑幕府掌书记,再迁监察御史。可以说,此时的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
在此期间,刘禹锡与韩愈、柳宗元等人交往密切。韩、柳二人后来成为唐诗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刘禹锡与他们的交往,自然而然地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唐顺宗时期,刘禹锡与柳宗元参加了由王叔文、王伾主张的革新团队,成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但这次革新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落下帷幕。团队的成员都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任职,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刘禹锡为连州刺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