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要塞: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6)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肆
@20 新闻与传播学院 赵天源:
前苏联著名作家斯米尔诺夫(1915-1976)曾说:“在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就其本身意义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却能特别鲜明地,异乎寻常地反映出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如同有时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围世界的巨大场面一样。”
2010年11月在莫斯科首映的电影《布列斯特要塞》由始至终清晰地折射出了这位伟大的历史观和创作观。
贯穿这部电影的撼人心魄的战争场景、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一嗟三叹的悲苦哀恸,无不给观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需要强调的是:铺陈有致、娓娓道来、交织呼应的影片配乐对个中情绪的烘托和情感的表达可谓淋漓尽致,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和乐队完美无瑕的演奏可谓浑然天成,尤其是片尾一曲《莫让我离去》更成为天籁绝唱,好似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无数经验证明,经典的电影必然是有着优秀配乐的艺术作品,而优秀的配乐又往往源自优秀作曲家的精心创作和演奏乐队的精彩演绎-《布列斯特要塞》再一次印证了这一不二法则。
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布列斯特要塞》这部电影的伟大配乐的玄妙之处。
影片《布列斯特要塞》的配乐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他在创作中善干去繁就简,能够在准确把握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并主动吸纳当下各种音乐流派的诸多元素,从而形成较为开放的国际化风格和鲜明的创作特色。
一、和平的序奏
影片开始,嘈杂烦乱的音响此起彼伏。
镜头缓缓滑向废墟中一个硕大的没有指针的表盘,滴答的声音倏然响起,仿似时光的逆流。
奠定整部影片的主题乐曲在神秘的木管吹奏中如缥缈的晨雾转瞬即逝,为此后波澜壮阔的铺陈晃射过一丝余韵悠长的光影。
画面中一位少年在军乐队中吹着低音大号-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阿基莫夫。周末的草坪上,人们在乐队演奏出的悠扬乐声中翩翩起舞。俄日战争时期的1905年,一位俄国将军为了缅怀在满洲里一带牺牲的战友,创作了这首《在满洲里的山岗上》的歌曲。沉浸在祥和氛围中的要塞被这首原本悲凉的乐曲缭绕着,似乎隐喻了冥冥中的不归浩劫。
之后的一段温暖配乐裹挟着脉脉深情呈现出来自幸存者、原著作家以及导演和观众共同的心声,作曲家娴熟地运用音乐语言的表述技巧有力配合着镜头中视角的转换,而弦乐几次模仿重复后的半音滑行以及随之而来的冷峻的定音鼓声响,使隐伏在平静中的不安渐趋明朗,这恰与此前《在满洲里的山岗上》的暗示不谋而合,成为影片行进中的音响潜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