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安第斯山脉深坑中发现一具9000年前的女猎人遗骸(2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考古发现也对“男猎人”观点提出过质疑。除了本研究以外,在美国肯塔基州发现的中全新世 Indian Knoll 遗址(约 5000~4000 年前),约 20% 的女性个体都陪葬了打猎用的投枪器;在南加州发现的 44 个晚全新世(约 2500 年前)墓葬中,约 30% 的女性墓穴中也发现了与狩猎相关的石器,其中就有上文说到的尖头器,可以被捆绑在长矛的一端作为捕猎武器。另外,还有研究认为,欧洲旧石器中期(约 25 万~ 3 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全员一起打猎——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以大量肉类为主,而考古发掘也没有发现处理植物的器具。
这些发现都说明,无论是在史前时期还是在现存的一些采集渔猎社会中,为了生存,人类更可能相互合作,打猎活动或许没有性别区分。
刻板印象塑造的性别分工
一些学者尖锐地指出,这种性别分工的假说,本身就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男性狩猎、女性采集”的支持者之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采集渔猎社会都存在明确的性别分工——男性一定是猎人、女性一定是采集者,甚至进一步认为男性狩猎才是最重要的生计活动,是因为这些支持者依据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对过去进行了猜测和想象。而这些性别刻板印象,反过来则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所建构的。
猎人这一角色,符合了主流社会文化所期待的“男性气质”——刚强、独立、极具勇气和自信,而与温润、柔弱、依赖的“女性气质”恰恰相反。因此,每每提到猎人时,大家都先想到男性的形象。女猎人墓葬的研究者提道,当发现尖头石器时,如果是男性的墓葬,考古学者似乎更容易接受它们就是狩猎用的武器;但如果是女性墓葬,大家则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
除了考古学以外,这种刻板印象还影响到了更多的学术研究——比如,一项关于科学写作文本的研究就发现,虽然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是互相作用的过程,但科学家在表述受精过程时,往往倾向于将精子视作故事的主角,把它描绘成勇往直前、突破各种难关的战士;而卵子则像被动的、等待拯救的公主。
与“男性狩猎、女性采集”一脉相承的,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它们与已有的刻板印象相互作用,强化了社会文化对性别的“期待”。我们似乎总把自己放在这些条条框框里边,然而,新研究却提醒着我们——史前时期的古人类祖先,至少在狩猎大型动物这一项活动上,他们不区分性别。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359.html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