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之所”结构(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即使是司马迁,也不能认为他使用虚词就一定对。元人王若虚就说《史记》中的很多“而”字用得不当。倘若司马迁都有用错的时候,那其他的古人就更加可能会用错。
但是,古人用错了字,我们后人又不能去更改,只能想一些办法来求得文义的通畅,故而导致一些极个别的虚词用法,用过一两次之后就再也没人用了。这些用错的虚词,我们不能改,就只能认为是对的,并加以训释了。
这些偏门的虚词用法,在我手边,大致就只有徐仁甫的《广释词》、王叔岷的《古籍虚字广义》和尹君的《文义虚词通释》。一些偏门的实词用法,则多出现在原著的注疏之中,另外就是像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或顾炎武的《日知录》这类的书了。
我仔细查找“之”和“所”这两个虚词的每一个义项,期盼从中找出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道”为什么被放在“符”的前面了?
我今天查到的结果是:
所,徐仁甫《广释词》P495注:所犹“是”,结构助词。宾语提在动词前时用之,与“之”字同,“之”与“所”复词并用,训见《古书虚字集释》。《山海经》“大泽千里,群鸟之所解。”柳宗元《天对》作“大泽千里,群鸟是解。”可见“之所”犹“是”也。
也就是说,“岂非道之所符”,就等于“岂非道是符”这样一个宾语前置句。其中,“是”只是标志宾语前置,本身并无意思,则原句等于“岂非符道”。
如此一来,原句:“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等于:“岂非符道,而自然之验邪?”
译作:“(这)难道不是符合经济规律,并且是自然法则的验证吗?”
很多时候,译文文义通顺并且简洁明了,代表着我们对句子的理解是对的。
但是,我们是不是需要进一步去探寻,为什么可以这么理解?这么理解的根据在哪里?进而在下一次遇到“之所”的时候,能借鉴这次的经验,正确解读新的材料。
倘若只是去背了这句话,那么我们下一次遇到“之所”的时候,也仍然并不理解其中的玄机。
这正像学数学一样,不耐心想办法让孩子理解,而是试图通过快速背诵套路的办法去解题,可能短时间内能取得好成绩,但终究会害了孩子。
以上。

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之所”结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