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倾倒乐迷的魅力根源在哪?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德九”牛小北 摄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于9月开启新一轮的国内巡演,两套曲目看似偏保守的安排,都有恰当的内在逻辑。它们都以一部大曲为核心,安排其它作品:上半场选曲包含瓦格纳歌剧选段、中国当代作曲家赵季平的第二号琵琶协奏曲及德沃夏克的《狂欢节序曲》;下半场则搭配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或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
如果说,“布九”同瓦格纳“特里斯坦”之间的联系,一在于布鲁克纳对瓦格纳的崇拜,二在于后浪漫派的发展脉络,那么德沃夏克的名作同中国的一位当代作曲家之间,又能有什么关联呢?是否赵季平的创作有在民族乐派的思路中效法先贤的意图?或许更直接的关联在于,“德九”是他将自己的旋律天赋、对民歌素材的敏感等等,都融入一个传统的结构中表现,成就不朽经典的代表。这样的思路不时会引导他身后的同行,赵季平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流露这种影响的余波。
诚然,民族乐派是人们提到德沃夏克的创作时,最常谈到的一个概念。但在作曲家真实的成就当中,乐派或对于民间音乐的汲取等等,至多是一个侧面或一种划分的标签。
德沃夏克对于维也纳乐派、对于古典杰作的倾慕,让他将莫扎特的音乐视为理想。而当人们将这位作曲家置于“民族风格”的背景下,同时期的另一些捷克作曲家也都是民族乐派的成员,但为何,德沃夏克的创作在本民族的范围之外,比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呢?也许,这会让我们想到同时期的另一位巨匠,同样是生前已经很红的柴科夫斯基。
老柴将体现民族气质、性格的内容,做出一种高于生活的提炼,继而将其放入被很多人认为是西化的音乐形式中。德沃夏克对于民族性内涵的表现,多少是同他相似的。在俄国的范围之内所谓的“西化”,很多由于这个国家其实不被视为欧洲的典型部分,这是中国的乐迷有时会忽视的。德沃夏克身处中欧的捷克,坚定地追慕德奥主流的很多东西,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总之,德沃夏克的成功遍及欧洲大陆,延伸至英国,又被邀请到美国,获得隆重礼遇的过程,同老柴所获得的国际认同,确实不谋而合。大师们的天才是绝对的前提,离开这点莫谈。但在此之后,运用很多彼时人们最容易获得共鸣的形式和音乐语言来表现这样的天才,也是非常关键的。由此说回大剧院乐团本次的两套曲目,二者各自的重头——布鲁克纳与德沃夏克各自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就非常能显示这样的差异。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