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让我入迷”是一种肤浅的阅读反馈吗?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文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古老又令人尴尬的问题。
即将又到一年开学季,汉语言文学系这门尴尬的学科让年轻人在开学的同时就要考虑失业和就业问题。当然,学校辅导员也鼓励他们考公务员,当中小学的语文老师或者接着考研考博等等,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文学似乎没有什么用。
对很多人来说,在上学的时期可能就存在着这种困惑。他们不会质疑学习指数函数和圆锥曲线究竟能有什么用,但是一定会质疑文学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到了大学里,教授们努力捍卫文学的尊严,告诉被志愿调剂到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们,文学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这种说辞在学生的现实里往往无济于事。
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文学这门“科学”离我们太近,它不像超弦理论那么难以理解,用复杂艰涩的方式建构时空,人们即使对它一无所知但听起来还是非常尖端。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而且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品位——一种在美学里被称作“主体间性”的东西。人们阅读小说与诗歌,并对文本给出自己的理解。但这又导致了另外两个问题。首先,这种主体性的理解的确非常不稳定,尤其是在当代,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与大学的地位已经明显被推翻,读者群的拥护成为推动一本作品的最佳燃料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解释某个作家的艺术成就要远比麦克尤恩与石黑一雄更加精湛呢?这让文学看起来只是一场关于品位的阶级战争。悖论在于,这种审美阶级的划分又恰好是后现代小说、新诗等文学所反对的东西。
缓解尴尬的另一种办法是,为飘忽不定的审美体验寻找一个稳定的客体。于是,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即文学总是很容易被简单地归纳为对现实与某种思想的反映。它的出现,要么扎根于民族历史,要么就是为了表达一个社会观念。这让它在人文学科的队伍中显得像个轻量级选手,而旁边的哲学、历史、社会与心理学才是有能耐的大块头。
那么,虚构和故事又是为了什么。如果文学的存在只是为了映照出现实,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阅读分析社会文化的著作,为什么不直接阅读披露现实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何还会不断地沉浸于天马行空的虚构和让人着魔的故事?
在《文学之用》中,作者芮塔·菲尔斯基对文学功用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告诉我们,“着魔”已经逐渐成为文学批评理论中十分重视的概念。普通读者与专业的文学教授在阅读兴趣上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对立。文学与虚构故事,这些看似简单而轻盈,无需任何专业指导的体验,一直在用迷人的方式开拓着读者的认知领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