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


共情传播的内在逻辑
共情传播的内在逻辑在于,在共生的状态和平等的交往关系中,传播主体能对他者的情感“感同身受”,并且能“换位思考”,以同理之心从他者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进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以“异质化”为基本表征的国际社会,人际交往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等复杂因素的阻隔,以及怀疑、偏见、抵触、恐惧乃至仇恨等心理障碍的干扰。但是,一旦双方各被对方所认知、所尊重、所理解,甚至所吸引、所喜欢、所爱慕,这种情感上的互相认同便会产生与对方交往的积极动力。双方会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交往的动机,实施各自的意志行为,诸多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自然会被暂时搁置而求同存异,甚至得到疏通、消除和化解。古丝绸之路曾经的繁荣和当前“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成功范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交往主体间的社会差异性越大,情感对其交往成功与否、是否最终达至“心通”越具有重要性。因为政治与社会制度、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差异虽然常常成为国际交往难以克服的障碍,但情感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状态。加拿大学者郝拓德(Todd Hall)将其称为“人类经验的核心部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这些基本情感往往可以跨越各种藩篱而在人际传播主体间引起共鸣。民心相通所蕴含的“心通”理念,在本质上正是传播主体之间“情”的相近、相知、相融的体现。
共情传播的内在机理在心理学的 “共享表征”(shared representation) 与“知觉—行动机制”(perception-action mechanisms)中得到了更为科学的解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实施过的动作和体验过的情绪会产生一个心理表征,而知觉到他人实施同样的动作和体验同样情绪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个心理表征,两个表征中重复的部分就被称为 “共享表征”。当个体知觉到他人的情绪,就会同时激活储存在大脑镜像神经系统中的共享表征,从而将他人的情绪自动地转化为自己的情绪,因此能够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这就是“知觉—行动”机制。回到民心相通的“心通”语境,所谓“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心心相印”,正是基于传播主体“共享表征”而引发的“知觉—行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