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世遗|兴建安平桥的“六功臣”(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也正因此,赵令衿在续修安平桥时,才会想到要请惠胜再度出山相助。
果不其然,有了赵令衿、黄逸、惠胜等人合力修建,安平桥终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十一月告竣。建成后的安平桥“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其广一丈有六尺,疏为水道者三百六十有二。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通桥之后,险恶的海湾渡口变成坦途,与泉州内陆腹地紧密相连,可谓四通八达,为安海港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商船通过安平桥将货物运输到泉州各地以及漳州、广州等。
赵令衿造福一方百姓,深得民众拥戴,以芳名载入青史。而黄护、黄逸父子接力修桥同样成为民间说不完的故事。为缅怀黄护的德善事迹,南宋朝廷曾追赠其为“晋江县尉”,淳祐十年(1250年)泉州知州韩识在编纂《清源新志》时记述黄护事迹时称:“为不没人善,乃记其名,以垂不朽”。安海桐林古称“吕林”,现今居住于此的黄氏族群即尊黄护为开基一世祖,桐林黄氏家庙内迄今收藏着黄护、黄逸父子画像。
“白塔”系安平桥的附属建筑
碑记石刻载述名人渊源
安平桥上迄今保存着众多的碑记、石刻,上面详细记载着建桥历史和历代修葺等方面的史实。在安平桥中亭周围的十三方古代重修碑记中,最早的是明天顺三年(1459年),最晚的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但根据记载,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桥成之时,泉州知州赵令衿就为安平桥落成撰写一方碑文《石井镇安平桥记》,记述建桥经过并描绘桥梁之雄伟外观。惜原碑早废,碑文尚见载于《安海志》中。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桥上超然亭重建,晋江人张廷芳为之撰《重建超然亭碑记》,该碑亦已佚失。
根据碑记石刻的载述,由明至清,安平桥共有15次重修,其中比较重要的修缮有七次。据陈弘《重修安平桥记》云,明时“逮倾圮,而当南涯溪潮之处毁断尤甚……乃天顺改元,北涯耆民安□国广募缘,人咸乐输,遂先新水心亭,次及桥道。自北涯起,倾者砌,断者续,因复建亭于其上。是岁十月兴工,越三年八月而讫,桥亭次第一新。”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的重修应是安平桥落成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