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战斗、战术、战略:书写战争的艺术史(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19世纪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名作《列奥尼达在温泉关》。
因此,在汉斯看来,战争不是文人眼中的史诗,而是政治斗争的延续,这就是说战略的决策——比如采纳歼灭战略还是消耗战略,将会由战争目标——政治需求来决定,而战略的确定,则是最终能否获胜的最重要因素。否则,一两次战斗和战役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最后结局。在当时他就曾批判一战中,德军东西两线作战,战略目标不明难免最后失败,不如在西线对阵英法联军采取守势和消耗战略,而在东线集中主力,对阵相对弱小的俄国和意大利,以歼灭战略尽快取得胜利。但德军参谋部并未采纳他的建议,所以德军最后被拖垮,在一战中遭遇了失败。
当然,战略明确、政治诉求得到确认,具体的战斗形式往往有战争自身的规律。从古希腊的重装步兵对抗骑兵,到后来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军团,再到拿破仑时代步兵方阵的重新启用,在于武器和装备发展的演变。步兵方阵最担心的就是骑兵从侧翼的偷袭,雅典城邦联军对抗波斯骑兵时,并不敢在平原地区与波斯骑兵硬刚,而是在丘陵区域,利用山脉走向、峡谷等地利因素展开防守,使得骑兵的速度和冲击优势无法全面展开,从而获得防守战役的胜利,但在大部分平坦的欧洲,骑兵还是具有优势,这就是中世纪骑士军团流行的原因。到了近代火器枪炮发明后,骑兵的优势不明显,步兵方阵重新崛起。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二战之中,坦克作为钢铁骑兵,又一次成为了步兵方阵的克星——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就说过,“速度是对侧翼最好的防御,坦克的防御也是进攻性的”。如今回顾二战的苏德交锋,也是闪电战的歼灭策略和防守战的消耗策略在技术升级后的又一次较量。
2
动员
从佣兵、民兵到常备军、国民军
战略正确,战术得当,还得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保障战争的最后胜利。雅典时期的公民都有参军保卫城邦的义务,好处是不需要额外的军费,但缺点是并未长期训练,战斗力有限,但一旦组成步兵方阵,缺点也就不那么显著了。到了中世纪时期,保卫城邦并不是唯一的作战理由,农民往往依附于领主,这时就有了类似于游侠一般的骑士,在需要作战时,征招骑士就成了首选。大规模的军队开支往往难以为继,但打仗肯定是要花钱,不能指望农民和领主,于是“国土佣仆”——也就是佣兵应运而生。
佣兵团和佣兵队长既是军官,也是企业家,往往在政府或者领主的要求下,组织军队参战,并发给骑士以工资。由于国家资金或领主的费用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佣兵队长往往还需要自行垫付士兵的军饷,对应的,士兵的服从或者军纪就往往难以保证,后勤难以保障时,驻地的村庄便不可避免会被洗劫,但国家对此的策略是,不可只洗劫一地伤害民力,而对于村庄的农民,士兵拿点吃的和草料,往往也不深究。直到今天,西班牙和瑞士的军队仍然有很强的佣兵传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