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僧侣法服是两千多年的混合体(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看来,达摩面壁多年,哪有什么长物,这一说法比较切合实际。可是,现当代汉化佛教大法师在举行正规大型法事法会时,一般都身披黄色或红色的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以示传宗有自。这种着装颇具威仪,僧俗人等瞻仰起来效果很好。这也是汉化佛教的一种创造性的发展成果吧。

如今中国僧侣法服是两千多年的混合体


下面再说“赐紫”、“赐绯”与“赐黄”。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特别是皇帝强加给佛教的改换袈裟颜色的办法,更是汉化佛教法服的一种创造性发展成果。与上一种不同之处则在于它是外加的,以非佛教的世俗政府机关行政命令行之,所以推行的时间往往长不了,随着某些封建王朝的告终而结束。
先说“赐紫”与“赐绯”。唐宋两朝,三品以上官员的公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则为绯色。但是,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者因皇帝宠爱,都可特别赐紫或赐绯。佛制律法,原是不许用紫色的。唐代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因为僧人法朗等九人重译《大云经》制造女皇登基舆论有功,赐他们紫袈裟,是为僧人蒙受皇恩赐紫之嚆[hao 蒿]矢。唐玄宗时,沙门崇宪以精通医学治病有效而蒙赐绯,也是一则著名故事。可是,托钵宫门,毕竟有清客或鹰犬之诮,唐代郑谷所谓“爱僧不爱紫衣僧”,说的就是人们的这般心态啦。也有坚守清规戒律不慕名利抗旨不遵的,如宋徽宗钦赐曹洞宗高僧芙蓉道楷(公元1043—1118年)紫衣与法号,道楷上表固辞,以致触怒了皇帝,将他下狱,接着黥面发配,但道楷始终没有动摇。他的高风亮节,深得千古缁素钦仰。
爱虚荣的僧人也不少,蒙赐紫后更有某些特权可享,因此,一些僧人趋之若鹜。从五代到北宋,赐紫的范围越来越宽,蒙赐的越来越多。北宋开宝二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69—979年)之间,政府索性公开考试:每当皇帝诞辰,就召天下僧人愿应试者至殿庭,以三藏经律论之奥义十条为题,举行国家最高级考试。全部通过者,赐紫。据笔者看,这种做法倒是不错。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还可提高佛教界的学术水平。可惜后来没有坚持办下去,据说是因为得到这种“学位”的僧人太多太滥。管理僧人的功德使上奏,请求废止,改为由王公大臣推荐,再从中选拔。笔者认为,考试法优于推荐法,已是在我国经过多次实践反复证明过的事情了。补说一句,唐宋以后,虽时有赐紫之事,范围已经很窄。现当代僧人穿紫色、绯色袈裟的,已是绝无仅有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