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因此,为了维护自身政权的稳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正统,南宋不得不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当中存在的华夷观念进行一定更改,而更加确切地突出自身所具有的中华文化特征便是其主要的手段之一。
同时,也正是因为过分强调自己作为区别于夷的特征,当时的华夷观念逐渐产生了从以华为主、包容夷狄到华夷对立、华夷互防的变化,这是由南宋自身的国情所决定的。
二、梅花在南宋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梅花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在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当中,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头已经可谓是流传极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梅花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中国文学界最早可以追溯到成书于周朝时期的《诗经》:“山有嘉卉,候栗候梅”。
表达了那一时期人们对于梅花的欣赏。直到晋朝时期,《梅花落》的出现使梅花的文化气质再度得到加强,在文化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有关于梅花的文学作品在数量上呈现出一种较为稀少的状态,绝对算不上是文人们偏爱的意象。
直到唐朝之后,梅花在文化当中运用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张谓的“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都是这一时期的咏梅佳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