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捧红了梵高?(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梵高《圣雷米的风景》
对此读者难免会担忧:这个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呢?
欧文·斯通坦承,对话只能是虚构的,必要时也有纯小说的夸张;有一两个地方,他也描写过一段尽管无据可查,然而他相信有可能发生的小插曲,例如,塞尚和梵高在巴黎的短暂邂逅。
除去这些在技术上大胆采取的措施以外,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是真实的。斯通去过了梵高曾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住在梵高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每一个梵高曾安插画架的地点。
因为斯通在欧洲各国实地走访时,距梵高三十七岁早逝才过去四十年,他的绝大多数亲友和曾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依然健在,斯通想办法与这些人取得联系,听他们讲述真实所见的梵高。
为斯通提供帮助的人包括:梵高一家的邻居,梵高尚存于欧洲的最健康的朋友保罗·伽赛,梵高工作过的画廊的老板,教导过梵高绘画的画家毛威的家属,梵高人生最后阶段密切联系的邮递员和医生,等等……

是谁捧红了梵高?


梵高割耳后的主治医生雷伊医生,为欧文·斯通画图示意割耳的情况
按照一般传记的套路,这本书应该从荷兰南部的小镇松丹特写起,这是梵高的家乡。然而欧文·斯通并没有沿着时间线顺向描写。
这本书开篇写的是伦敦时期的梵高,那时他二十一岁,专职推销绘画和艺术品,每个月能为公司卖出五十张画片,是一个颇有才干和希望的大好青年。他爱上了自己房东的女儿乌苏拉,但乌苏拉已有未婚夫,她一口回绝了梵高的求爱。陷入绝望与痛苦的梵高断然离开伦敦,从此改变了他的职业道路,冥冥中他往画家的方向迈了一步。
欧文·斯通从梵高的爱情入笔,奠定了这本传记的基本逻辑:全书起步于梵高的情感与精神发展,而不是日常人生的流水账。
欧文·斯通笔下的梵高,纯粹而热烈。他会为了心爱姑娘的一颦一笑而沉醉,也会为爱情的逝去而痛哭;他在寒冷潮湿的沼泽中画画,他在炽热得能烧光一切的焦阳下画画,他在昏暗的木板房里画画,什么也阻挡不了他画画,直到死亡降临;他对穷人怀抱深切的同情和尊重,自称是农民画家,因此成了被他的阶级厌恶的“不体面”的人。他衣衫褴褛而又精神丰足,正如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的:“当我付出时,我付出我的全部。”(“When I give,I give myself” )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