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白海豚珍稀鸟类和蛙类守护者倾听他们的温暖故事(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记者刘少敏采访段道清(左一)及其儿子段奕朗(左二)与其母亲江进英(左三)。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少敏 图/记者 卢剑豪)“栗喉蜂虎漂亮,也很有个性。”周二下午临近下班时间,段道清约记者先到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见面。他说,栗喉蜂虎筑巢一般要挑峭壁,休息时一定要站在枯枝上,对食宿环境十分挑剔。
过去,保护区秉承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的原则,平时除了几名物业人员很少有人过去打扰。去年2月,为了加强保护力度,在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保处工作的段道清被派驻到保护区,成为第一个驻点工作人员。
为了摸清楚栗喉蜂虎的习性,段道清查资料、请教专家,还在不同的天气和温度下,带着相机和望远镜观察栗喉蜂虎的飞行、捕食、休憩、求偶、筑巢位置、活动频繁度等,通过对比总结来了解栗喉蜂虎的普遍习性,为做好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段道清从手机里翻找出一张插满各色旗子的照片说,为了迷惑天敌,栗喉蜂虎会给自己啄两三个洞做掩护。栗喉蜂虎离去后,他进行考察时就用不同颜色的旗子标识出哪些洞有鸟粪,这就是真正有鸟居住的;洞里有多少蛋壳,这就能算出这一年大概有多少幼鸟出生。说话间,他领记者来到骑马山峭壁前说,栗喉蜂虎离开后,施工队就得把洞里的鸟粪等清空再回填土壤,平整壁面。解决了“建房用地”问题,段道清又请来施工队,要把水塘里蓄满水方便蜻蜓等昆虫产卵,给栗喉蜂虎们“备粮”。
“我的目标是今年来的栗喉蜂虎比去年增加一倍,达到400只。”段道清笑着说,去年2只栗喉蜂虎“先头部队”是4月9日来的,今年则是4月10日,先是来了6只而后越聚越多,目前峭壁已经有30余个巢穴的雏形。
到下班时间,段道清载着记者回到家里。小儿子果果听见采访内容,立即举手发言:“我知道爸爸在保护的那个鸟,叫栗喉蜂虎。”听只有5岁的儿子说出“栗喉蜂虎”这四个字,段道清高兴地把儿子抱进怀里继续说,为了让更多的栗喉蜂虎来筑巢,他们正在进行试验——按8:2的砂土比例垒起人工峭壁,在水池边和人工巢穴土堆顶部插上了20余棵枯树,如果能成功,等于是把栗喉蜂虎的筑巢区扩容;还增挖一个水池给昆虫产卵繁殖,在步行道、山坡空地上撒播波斯菊,并种植各类果蔬树木等30余种,还养了两箱蜜蜂,既能传播花粉,也是栗喉蜂虎的口粮。
果果听着爸爸的描述,好奇地问:“保护小鸟这么麻烦啊?怎么又堆土又种地又养小蜜蜂呀?”段道清被他问得一愣,哈哈笑着说:“当然了,照顾小鸟也和照顾果果一样,要非常用心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