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重建了颐和园,为何关于她的颐和园传说中,却被强加罪名(5)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站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民间意识的确契合了封建帝制在晚清已经穷途末路的真实本质。但是由于民众眼光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政治历史人物,而是从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出发,将其充分脸谱化,尤其是清廷不断在走下坡路时,就会对统治者集团进行无差别的“抹黑”。
不仅如上文中《铜亭子的传说》以“无中生有”的罪名冠之,还有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些政治历史人物身上的能力与才干,比如《慈禧看戏》这则传说认为慈禧太后连谭鑫培“鑫”字都不认识,还要身边的小太监提示,并给谭鑫培改名为“谭金培”。
除了慈禧太后,还有《修不成的致敬阁》中的李鸿章被认为是“轻狂得不得了”的洋人的走狗,“洋人放的屁他也当是香的”,而慈禧太后则“本来就是个只想吃喝玩乐的女人,什么国家、社稷安危,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她还愚蠢的把甲午战败的原因归为“我们的水面太浅”。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李鸿章与慈禧太后都并非如此庸碌。李鸿章曾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作清廷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而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能铲除异己并成功夺权,而且让晚清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这么久,必然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手腕和统治能力的。
如果她真的仅仅只是安于逸乐、不晓政事、目光短浅,那么就不会有1861年的辛酉政变、1884年的“甲申易枢”、1898年的戊戌政变。上述三次政治权力变动穿插着慈禧太后与咸丰、同治、光绪这三位皇帝,慈安太后、阿鲁特氏皇后、珍妃,以及奕、奕譞、奕劻等宗室成员的较量,唯有她能游刃有余、所向披靡、屡战屡胜,以上这些都展现了慈禧太后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的一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