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摆渡人:一手抚悲痛,一手托希望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在病房门口,一位6岁脑肿瘤患儿的母亲问患儿:“有很多小朋友需要眼睛,如果你以后变成小星星了,你愿不愿意把眼睛给他们?”
“只有陪伴着家属,与他们共同经历困难、共同解决问题,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亲人身体的一部分托付给我们。”
“你愿意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病人的生命吗?”
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第4年,这句话慢慢成了郑冰莹的口头禅。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 的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生者寻找希望,为逝者延续生命价值”。
根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截至6月6日,我国实现器官捐献人数达40200人,捐献器官数121024个。
这些数字背后,是数万献出“生命礼物”的逝者,以及那些四处奔波的“生命摆渡人”——器官捐献协调员。

生死之间摆渡人:一手抚悲痛,一手托希望


▲2022年6月6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器官获取 团队为捐献者举行默哀仪式

在生与死之间架起桥梁


ICU,是郑冰莹最常出现的地方。
这里有冰冷的数字和仪器、惴惴不安的家属,以及随时可能离开的病人。
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就是从病人中寻找可能的供体,为患者带去移植希望。
在生与死之间架起桥梁,是器官捐献协调员最重要的使命。通常他们需要协助完成意愿征询、脑死亡判定、器官捐献、伦理审查等一系列工作。
“协调员常常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等待的病人,许多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移植的机会;二是捐献者家庭,中国人‘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尚在悲痛中的家属提出捐献,难以开口。”郑冰莹坦言。
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6岁的脑肿瘤患者,医生说孩子只剩一年半的时间,妈妈不想放弃,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但是看着病友群中的小朋友一个个离开,妈妈最终还是找到协调员,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归宿”。
“有很多小朋友需要眼睛,如果你以后变成小星星了,你愿不愿意把眼睛给他们?”在病房门口,母女俩的对话至今让郑冰莹动容。
郑冰莹说,最终,逝者留下肝脏、肾脏和眼角膜,为5个孩子带去了希望,但妈妈却难以走出悲痛,时常向她打听“接受捐献的小朋友恢复得怎么样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