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摆渡人:一手抚悲痛,一手托希望(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器官捐献协调员时常守在ICU病房门口,寄托着一群人生的希望,同时也要承受另一群人逝去的悲痛。
据了解,器官捐献协调员经历的案例中,多数是因为意外被送至ICU的病人,其中约三成来自交通事故。这些病人有的刚刚步入社会,风华正茂;有的在城里务工,是一家人的顶梁柱……
面对突然倒下的亲人,很多家属难以接受。这时,器官捐献协调员往往会静静陪伴在他们身边。
“说得最多的话,应该就是‘嗯嗯嗯’。”郑冰莹说,认真倾听、陪伴安慰,是器官捐献协调员的第一课。
待家属稍稍平复,郑冰莹会试探家属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如果家属表现得异常决绝,毫无回旋余地,通常意味着失败。“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尽可能传递生命价值延续的意义。”
郑冰莹知道,即使费尽心力,成功率通常也只有三成。“我们仍然会费尽心力,再小的光都可能带来无穷希望。”

“一个无所谓白天与黑夜的地方”


2018年以前,郑冰莹是一名心外科护士。
那时她对器官获取组织的想象,是“一个没有夜班的地方”。然而入行才发现,这是“一个无所谓白天与黑夜的地方”。
在郑冰莹看来,24小时待机是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常态——平日里,一旦有任务,便马不停蹄出发;捐献前夕,患者病情起伏不定,深夜赶到病房是常有的事;对于捐献者家属,也还有太多“医院之外的事”等着他们。
郑冰莹曾接触过一位河南籍病人的妻子。当时这位妻子刚从老家赶来,眼睛哭得红肿,面对因车祸离去的爱人和复杂的保险赔偿,女人六神无主。“我们协调员就带着家属各处奔波,找到保险公司、法医、交警等,为这个孱弱的家庭争取到合理赔偿。”
郑冰莹说,器官捐献者中不乏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面对亲人离去的噩耗,有人会将初次谋面的协调员当成救命稻草。这时,协调员就要陪伴家属送好亲人最后一程。“帮助需要移植的人,更要帮助献爱心的人,这是我们的初衷。”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主任司晶在这一行工作了十年。
司晶曾遇到因丈夫意外身亡,付不起房租而被房东赶出来的女人。司晶记得,那几天,大家带着母子三人,到交通大队处理事故,到殡仪馆料理后事,最后每人掏了1000元房租,凑够半年房费,将这家人安顿下来。
“在逝者家属最无助时,我们唯有尽可能帮助他们处理各种善后事情,减少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也是对这些付出大爱的人的一种回报。”司晶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