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已死?粤语歌和香港乐坛的兴衰往事(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王菲唱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吸收了产生于欧美流行音乐特别是黑人音乐的一些技法,结合自己嗓子的特点和传统技巧,摸索融合,创造出高识别度的惊艳、空灵之音。
她的粤语歌《梦中人》、《暧昧》、《暗涌》,或是缠绵或是勾人心扉,奠定了王菲的乐坛天后地位。
90末和00初的衰败开始——K歌时代
随着香港乐坛的病态特点——重视偶像而非音乐本身。这导致音乐人的流失。
加上金融风暴影响,盗版猖獗,电脑网络流行,MD的数码产品出现,大量歌曲被免费传播下载,导致唱片销量大幅减少。
唱片公司难做,唱片公司为了生存,只能去和卡拉OK合作。

港乐已死?粤语歌和香港乐坛的兴衰往事


由于K歌在90末和00初极度盛行,唱片公司和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适合年轻人能在KTV“独家试唱”的歌曲。
粤语歌需要迎合年轻大众的口味,而这一做法就必须将歌的门槛要降低——
这样的歌曲采用简单的旋律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大众能快速掌握,轻松歌唱,这就形成了K歌文化和“口水歌”盛行的现象。
可能是KTV多是女生结伴唱歌,到了2000年的时候,粤语歌曲反而变成女歌手的时代。
郑秀文和陈慧琳成为2000年标志歌后代表。
她们的歌曲快歌如《眉飞色舞》、《花花宇宙》,情歌如《插曲》、《终身美丽》让二人红极一时。

港乐已死?粤语歌和香港乐坛的兴衰往事


同时杨千嬅和梁咏琪暗暗发力,曾一度与郑、陈二人抗衡。
而此时唱片公司继续讨好年轻市场,满大街的流行曲,满大街的口水歌。
口水歌对于唱片的购买更为不利,因为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是唱唱就好,歌曲又没什么特别含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