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孤舰——浅谈科幻影视中的“方舟”情结与社会实验(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不过,在许多情况下,“灾难会在可预期时间内结束”和“世界会恢复原状”这两点,本身就不过是一种奢望——尤其是当科幻作品中的另一种常见设定:家园毁灭发生之后。如果大洪水在可预期的时间内都不会退去,那么,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自持的典型“方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下船”这一最初的目标已经不存在了。此时,无论乘客们愿意也好、不愿也罢,“方舟”都将不得不成为一个必须自我维持下去的“新世界”。在著名的末日题材电影《未来水世界》中,几乎丧失了一切可供利用的陆地、不得不被困在海洋上四处漂流的人类,就将船只变成了自己的家园:在由船舰围成的环礁城市中,系统性的海水淡化、植物种植和食品生产体系被完整地建立了起来,一切可以回收的物资——其中甚至包括死去的人类的尸体——也都会被全面“物尽其用”。在此时,原本用于避难的船只已经成为了新家,而最初避难的目的:
熬过灾难,重建新家园,则由全体社会成员的希望逐渐异化,最终变成了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
《未来水世界》中的“机动人”(Smoker)的社会,就是这种异化的典型例子:纵然他们所居住的巨大油轮早已变成了一个全面自给自足的海上浮岛,一代代人从未见过陆地是什么样的,但凝聚整个社会的共识,恰恰是对于“Dry Land”的宗教式狂热。自称“司铎”的首领纵然并不知道传说中的陆地到底在哪,甚至看不懂送到眼前的航海图,但他仍然会在船民们的集会上热泪盈眶地高呼自己的“梦想”——毕竟,只有当人们仍然相信有朝一日可能登上陆地时,社会的凝聚力才能得以维系。
一旦这种希望开始渺茫淡去,那么,这些“方舟”就必然面临更深的异化:由于大多数人不再认为自己真的有可能回到曾经的世界中,人们自然也不再需要刻意维持原本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而是可以心安理得地将漫无目的移动的“方舟”视为世界的全部。《雪国列车》中那列靠着“永动机”永恒前进着的巨大列车,就是其中的典型。虽然人们仍然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但“车上的空间就是全部生存空间”已经成为了被普遍接受的默认事实,因此,比起考虑返回外界,如何在车厢里为自己确保更多的资源和空间,成为了头等大事。而最终,一个界限分明、残酷而绝望的阶级社会在列车中的崛起,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而如果更进一步,当“方舟”陷入和外界,尤其是故土彻底失去联系的情况后,不再担心外部规制,也彻底不再需要保留原有社会体系的人群,甚至可以异化得更加彻底:在惊悚电影《深空失忆》中,得知地球遭到毁灭之后,聚在唯一一艘逃亡飞船上的人们立即放弃了原有的社会规制甚至道德体系——因为曾经确保和维持这一切的外部因素都已经不复存在。在争夺有限的内部资源的混乱中,大多数人最终退化、沦为了茹毛饮血的凶残蛮族。而无比讽刺的是,当这些人还在船内狭小黑暗的空间中互相厮杀时,飞船其实早已抵达了目的地,但对忘记了外部世界存在的人而言,这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些因为退化而不再成其为“人”的可怜虫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在深海中被淹没。因为开拓新世界的机会,终究只是属于人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