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意象:三个阶段,三种心态,三种意象(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刘越是我国古典文论的集大成者,他关于“意象”的论述精辟得当,值得注意。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云:“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驳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在刘總看来,意象为文学创作时所被利用者。为文时要有虚静之心态,要进行学术积累,要有语言文字功力,方能幵始下笔。“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在我国美学史上,刘總首先将“意”与“象”合成“意象”一词,开创了审美“意象”说。刘總所说的“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确实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唐宋时期是“意象”说的发展期,有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唐人关于“意象”的观点,以王昌龄、咬然、以及司空图的论说最有影响。王昌龄在《诗格》中曰;
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皎然也论述过关于“意象”的问题,他在《诗式》中说:
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
皎然认为“比兴”是实现诗人主观之意客观化的方法和途径。

曹植诗歌意象:三个阶段,三种心态,三种意象


清代是“意象”理论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诗论家对“意象”范畴的内涵及内部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和探究,他们对“意象”论作了总结和归纳,为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独有的贡献。王夫之是清代杰出的哲学家,诗论家,他对“意象”的性质和艺术特征从哲学角度进行了解读,角度新颖,见解独到。他在《姜斋诗话婆注》中提出了“以意为主”的著名命题: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之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帳,寓意则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