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绝版的90年代美人、风俗录与浪漫爱|百家故事(5)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对个体欲望的表达,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张扬,对「浪漫爱」与个体自由之间张力关系的探索,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是一个复古而陈旧的话题。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对「个体爱欲」的直视和探索,关系着从禁区走出,直面「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因为在那之前,只有「我们」,没有「我」。只有「集体」,没有个体。人类学家阎云翔在其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曾分析道,「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但随着1978年推行改革以后,「国家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撤出之后」,「对私人生活的控制逐步减弱」,「一个简单的标志是公共话语中,第一人称从『我们』到『我』的转变。」
个体崛起。个体的欲望被看见并且合理化。爱情是个体欲望光谱中最醒目的部分,而大众文化又是时代精神最灵敏的感温器。由此,《过把瘾》里杜梅和方言之间激烈而又详尽的罗曼蒂克故事,在一个刚刚告别含蓄、僵固和空前政治化的年代,给所有中国人带来一场淋漓自由的夏日暴雨。
事实上,《过把瘾》并不是导演赵宝刚对变革年代中国人感情生活的首次对焦。早在80年代末,他已经参与执导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长篇情感题材电视剧的《渴望》。
1990年播出的《渴望》,在电视剧中第一次关注当代中国的情感选择,引发全民讨论。但《渴望》对「爱」的讨论带有沉重的伦理负担和大量「杂质」。
学者谢建华认为,在《渴望》中,「爱情被不断提及,却没有得到更加深入、纯粹的表现。」在电视剧营造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氛围中,「亲情胜过爱情,家庭难以超越。」
《渴望》的女主角刘慧芳「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贤淑女性形象……完全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东方女性」。「人物身上的爱情因子比较微弱,人物之间爱情的萌生与表达」取决于「伦理的正确性」——总之,一个从人物到主体都不现代的故事。
因此,谢建华在分析了具有时代阶段性意义的三个文本——琼瑶言情剧、电视剧《渴望》和《过把瘾》后认为,在这一线索的演进中,爱情的书写「由隐到显」,传统伦理的声音「由强到弱」,《过把瘾》因此「站在了爱情叙事的制高点上」。(谢建华,《中国都市言情剧经典文本分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