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么定义“假好人”——什么是被动攻击与隐形攻击者?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生活里,有没有一些人,虽然看上去很友善,可是和他们相处,却常常会让你产生受伤的感觉?
你可能隐隐地感觉到,他们在否定你,在忽视你,在炫耀或者在打压,但有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可能会压倒这个想法。
她人这么好,是我想多了,而且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我不应该这么小心眼的。
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人对于潜在的威胁通常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我们常常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过度敏感了,曲解了别人的用意。
攻击性是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本能,社会文明的发展给予了我们一个更加和谐的生存环境。
虽然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人成为了一种没有攻击性的动物。
而是有更多的人学会了通过掩饰的方式去伤害别人,成为了一个“假好人”。
如果你也想躲避生活里这些潜在的伤害,那么心理学家开发的这两个概念“被动攻击行为”和“隐形攻击者”,或许就可以帮助你理解与识别它们。
什么是“被动攻击行为”和“隐形攻击者”
“被动攻击行为”这个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出现。
精神医师威廉·门宁格发现,由于军队有着严格的规定,军人们需要严格服从,因此,失去了个人选择与左右自己命令的权力。
因此,在很多军人身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消极抵抗”行为:
有的人会莫名染上怪病,有的人会没来由的情绪崩溃,有的人甚至会选择自杀……
在对抗外部权威时的无力感,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脆弱性,直接去战斗,通常是死路一条,因此,便衍生出了各式各样具有高度掩饰性的行为,来进行对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