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反安慰剂效应,远离不该属于自己的伤害(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经过调查,师生们集体犯病的起因,来自于1名女老师。这位老师在开始上课15分钟后,突然闻到类似汽油的味道,并开始感觉头痛、头晕、恶心。老师都被怪味迷倒了,孩子们也不能只看着呀,于是,班里的几个学生也跟着出现症状。再往后,怪毛病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学校,甚至1位来接孩子的家长,也跟着犯了病。5天后,所有被送往医院的师生都恢复了健康,也没落下后遗症。于是,学校决定复课。咦,邪门呢,复课当天又有71人犯病,被送急诊。这下可不得了啦,有关部门都坐不住了,汇报,求助,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专家也接来了,师生们接受全面体检,对每个角落的可疑物质都进行搜索,把学校周围的环境也摸查一遍。不过,忙乎下来,仍是一无所获。1个月后,几个心理学家开始进驻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感觉中毒的人,女性占69%;绝大多数都看到了其他人的犯病表现;
多数自述闻到异味,但是,这些人对气味的描述用了30多个形容词。于是,得出结论,是典型的群体癔症,并没有什么真的中毒,只是强烈的暗示,引来了批量的中毒症状。这是一场集体性的nocebo,大伙儿被带入了将要受伤害的生理反应节奏。
反安慰剂效应,就是对某件事的消极预期过于强烈,如果产生怕什么就来什么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中表现突出,常常会导致副作用的出现,在较多应用的心血管药物方面,他汀和β受体阻滞剂就是代表。2017年,《柳叶刀》杂志就曾刊文指出,他汀相关肌肉症状并非来自躯体,而是源于大脑,是由反安慰剂效应引起的。2013年英国学者则对涉及15000多名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β受体阻滞剂的33种副作用中,有28种并没有比安慰剂组更常见,这些常被提及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体重增加、低血压、气短等,同时,研究也指出,β受体阻滞剂并没有显著增加疲劳及抑郁症的风险。还有研究发现,药物以外的因素也可以带来反安慰剂效应,比如让无症状的房颤变成有症状的房颤。有大夫发现,患者在做心电图后提示房颤,但此前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感觉良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