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01【名家解说】
任继愈先生讲,老子提倡贵生重己,适可而止,知足的思想。因为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风险,少受损失。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策略。这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个体农民的处世态度,而且这种思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起作用。
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他说春秋时代,没落的奴隶主贵族自私贪婪,千方百计地追求富贵与名利,却往往落得个家破人亡。老子看到这些现象,概括出三条规律性的论点:1. 身体比名誉和钱财更珍贵。2. 爱财、藏财,必定都会损失掉。3. 知足、才止,才能不陷于空难。
02【个人体会】
世人都将名利、财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孜孜汲汲,无倦于追求、获得,永远也不会感觉满足。可是,我们观察现实况,人越是不知足,越是会遭遇灾祸。对某一个事物过分喜爱,必然会为此多加破费。积藏的财货愈多,损失时必愈厚。所以,知道知足就不会招致屈辱,做到知止才能长久。
这里讲得还是“不欲盈”的道理。老子在经文第九章中讲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坚持某一意志欲实现最大限度的圆满,不如马下停止!为什么呢?
你看,极力踮起脚跟,要将自己的身体举到最高,反而会站立不稳;极力分开两腿,想加大行进的步伐,反而不能迈出下一个脚步。所以,没有休止欲盈会导致向初始目标相反的方向发展。本来踮脚是为了举高自己的身体,但极力踮脚会导致身体站立不住。迈开大步目标是增加行进的速度,但极力劈开双腿,反而不能继续走路了。这就是不知足,不知止招致屈辱的事实证据。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