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哥哥29岁牺牲,弟弟26岁牺牲……(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延年、乔年向来是行动派,为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们在巴黎街头开办了间小书店,既面向大批进步的工读学生和华工,出售宣传共产主义的书刊,其中就有他们父亲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同时还是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聚会场所。
这间小书店还直接改变了邓小平的人生之路,初抵法国的小平同志,因为四川老乡聂荣臻的关系,常来这里蹭书读,结识了陈延年和陈乔年。以此为平台,又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未来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批青年领袖,并被这些先进青年的理想和精神深深吸引,从此走上了共产主义之路。
小平同志后来引以为傲的刻蜡板绝活,就是延年亲授的。后者作为少共的宣传部长,负责编辑少共机关报《少年》,不但写稿、组稿,还要写蜡纸、搞油印,少共创建者之一的郑超麟曾回忆说:
“延年、乔年俩人同睡一张床铺,我比乔年大一岁,延年比我大两岁。在法国时,我住在远离巴黎约三小时半火车的蒙达尔,每去巴黎,必到延年他们的住处,总是看见延年在刻写蜡纸。乔年多不在家,出去做工了。”
1922年底,陈独秀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时,给赵世炎写信,建议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即实际上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随后延年、乔年赴苏,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延年因为生活简朴和学习踏实,被同志们戏称“小列宁”。而乔年与同学萧三共同翻译了《国际歌》。与此同时,北京的李大钊,广州的瞿秋白也不约而同地翻译了《国际歌》,他们四人也就成为《国际歌》的第一批中文翻译者。
萧三是延年、乔年的留法、留苏同学,他们共同创办了旅欧少共。而在赴法勤工俭学前,萧三在国内还有位湖南一师的同学,他们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这就是毛泽东。
1924年7月,延年学成归国,奔赴中国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秘书、组织部兼宜传委员会负责人,后接替参加“东征”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担任广东区委书记。
这一阶段,陈延年和周恩来携手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件是建立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第二件是协助胡志明,成立了“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为越南共产党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奠定了第一代领导班底。
此外,延年还积极支持毛泽东同志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亲自担任农讲所的兼职教员,还提议要特别开设军事知识课,使学员文武兼备,才能担负起创建和领导农民革命武装的重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