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何做决策?“扑克女王”教你6步决策法(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安妮·杜克(Annie Duke)(来源:网络)
决策之先:厘清思维谬误
在开始决策之前,作者请大家思考如何来衡量某项决策的质量,并指出,“判断决策好坏意味着审视决策过程中秉持贯彻的信念、得到的可能选项、以及根据任何一个选项未来可能会呈现的结果。”
简单地说,就是判断决策好坏的是决策的过程和框架,而不是决策的结果;是往未来看的“可能结果”最优,而不是回顾过去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从已有结果评判决策好坏。
杜克继续《对赌》中的讨论,辨析了阻碍我们提高决策能力的认知行为学常见的两大谬误:一是“结果论”;二是“后见之明”。
“结果论”就是以决策最后结果的好坏来判断决策的质量。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简单来说,除了受个人控制的决策质量,还有“运气”这个随机参数。
以决策质量和结果来进行简单二分,有可能会得到四种组合:好决策 好结果,是配得上;好决策 坏结果,是坏运气;坏决策 好结果,是狗屎运;坏决策 坏结果,是无所怨。
如果陷入“结果论”的思维谬误,就会把狗屎运理解成自己的决策高明,从而沿用错误的决策方法,“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都会靠实力输光。”而能够客观审视决策方法,把决策的质量跟所选项带来的结果分开,则有助于不断地反思总结,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
“后见之明”则是由记忆偏差带来的一种谬误。在纳西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鹅》中被称为“叙事谬误”,即我们会不断根据事情发生之后能自圆其说的逻辑来叙述整个事件,并对自己的记忆根据叙事的合理性进行修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有了决策结果之后自己也觉得,“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这样往往就错失了纠正改进自己的决策过程的良机。
要修正“后见之明”对我们提高决策水平的阻碍,杜克建议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思路,考虑的因素,对未来可能产生结果的预测,作为辅助记忆的工具。然后在结果出来后复盘的时候,有客观清楚的记录,而不需要跟自己的记忆作斗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