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2019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吗?(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大力刺激呢?一位大公司的CFO说:“如果是货币刺激,过去的经验就是,钱一定通过‘政府-银行-开发商’的逻辑释放,房价上涨,成本更高,而现在强调‘房住不炒’,不可能大放水。没有泡沫,日子会苦一点,但这才是真实。”
3
我对中国经济一向有信心(本文第四部分会再阐述),所以对“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一直不以为然。前不久一次公开演讲中,我还说,历史将证明这只是笑话。一个经济体的产出(规模)10年间每况愈下,这种案例并不多。“二战”后东亚多个经济体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中国人均GDP目前只是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多,还有相当的提高潜力,特别是“质”和效率的潜力。
但最近的这些观察,让我开始思考:假如2019年真的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也就是说我们会陷入10年低迷,这在什么情境下才是可能的?
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说了,从增速看,未来10年很可能是下降的,但“下”不等于“差”,而是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结果。历史上有些“上”,狂飙突进,不计代价,结果一地鸡毛,说明“上”也不必然都是“好”。因此,经济增速下台阶属于“可以接受的应然”。
什么是我们要力避的差的状况呢?从世界经济历史看,10年低迷的情境,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一是资产市场过度泡沫化,崩盘后长期低迷。典型的如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在1980年代中后期形成,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以1980年指数为100),1988年涨到334.2,1990年东京都的地价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格。此后泡沫破灭。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1月1日“公示地价”显示,与1991年相比,全国平均住宅地价下跌了46%,回到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是1974年后的最低水平。另有数据表明,从1992年到2003年3月,日本全国金融机构冲销了近100万亿日元的不良资产。
二是爆发重大经济危机,复苏需要漫长时间。1929年10月24日由纽约股市大跌开启的美国大萧条,被认为是人类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1929年美国人均GDP为850美元,连跌4年到1933年的449美元触底,至1941年达到950美元,花了12年才超过1929年的水平。即使以实际GDP总量计算,1936年也才超过1929年,花了7年时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