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几千年来很多人喜欢《蒹葭》这首爱情诗?原来它还有这些魅力(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三,画面美。
本诗意境朦胧缥缈,给人无限遐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诗中写了茂盛的芦苇,水汽腾腾的河面,太阳将出未出的清晨,一切都有这样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诗人以这河边的芦苇起兴,写到自己深深思念的“伊人”。
朦胧的景物又与主人公满腔愁绪、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失落的内心互相照应。
诗人描绘了三幅深秋清晨的河边图,一副是清冷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凝结成霜,第二副是太阳将出未出露水还没有被晒干,第三幅的时间更靠后,芦苇上的露水越来越少,还没有全部消失。
对于这三幅图的写法,《毛诗序》认为是“兴”的写法,而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而我们可以理解为两者兼有。诗人以蒹葭起兴,引出所咏之人,又以铺陈的赋的手法展开来写。
这三幅画面,写出了随着时间变化,诗人越来越急于追寻到“伊人”的心情。诗人的心情与三幅画面交融在一起,清冷的景色,一如诗人凄凉伤感的心情,情与景,共同形成了一种迷离恍惚、伤感深情的艺术境界。
四,多重解读。
《诗经》传到今天,已有几千年,中间历经了了不知多少代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朝代的人,都喜欢它,就是因为它有无限的阐释性,因为他在不同的人那里都引起了共鸣。
其实经典的作品都是这样,都具有无限的阐释性。无限的阐释性才是文学的生命所在。作为《诗经》里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把《蒹葭》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同时也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