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新华社办了份报纸,留下的一张残报何以成了一级文物……(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瑞金叶坪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原系谢氏宗祠。
在一间红泥土房前,“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的牌匾映入眼帘。
1931年12月11日,红中社开始出版印刷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并成立了“红中”编委会。
听说我们一行来自新华社,为我们讲解的工作人员黄露芬兴奋地说:“新华社的前身就是红中社啊!欢迎回家!”
民居不大,站在厅堂里,透过天井上的天窗,悠悠的白云不时飘过。如今,这里布展最多的是《红色中华》报。当年,这张报纸发行一度多达4万份,超过国统区有名的《大公报》。
展厅里,墙上展列着《红色中华》报早期负责人、工作人员名单,一张张黑白照片上,王观澜、周以栗、李伯钊、钱希均、李一氓、杨尚昆、沙可夫、韩进、任质斌、瞿秋白、向仲华、廖承志……年轻的面庞,目光坚定。
1996年,杨尚昆回瑞金,来到已摆上陈列品的这个展厅,坐在“编委会”的办公桌边感慨万千。当年他在这里写稿、办报,“现在回来,拿起这个笔,我感到非常地亲切,就好像是回到了当年。”

90年前新华社办了份报纸,留下的一张残报何以成了一级文物……


“红中社”旧址里展出的红中社领导人和工作人员照片。
作为传承《红色中华》报红色基因的新华社报纸——《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记者,我们屏气凝神,翻看眼前两大本厚重的《红色中华》报影印合集。一篇篇吹响号角的战斗檄文、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插图漫画,仿佛把我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一群心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在艰苦又充满希望的苏区以笔为枪,书写人民政权中央机关报的开端,开创真正属于人民的新闻事业。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治国理政试验田,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都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黄露芬向我们介绍说,“《红色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红色政权建设的记录者、宣传者、组织者,更是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早期的见证者。”
90年前,《红色中华》报在党的指挥下,忠实记录党和红军胸怀救国救民理想、不屈不挠干革命的历史伟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