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新华社办了份报纸,留下的一张残报何以成了一级文物……(1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中央机关主要的领导人全部都随主力红军走了,但这件事是保密的,不能让国民党知道,所以在外表上还要保持现状,以便迷惑敌人。这样,《红色中华》报还要继续出版。”曾任《红色中华》报编委的韩进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编委会就只留下瞿秋白和我两人了,继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表示中央还在这里。”
为了保守红军撤离苏区的秘密,《红色中华》报不报道长征红军的行动情况,内容仍以扩红、征粮、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斗争、保卫苏区等为主,号召苏区人民同敌人进行浴血奋战。起初,报纸每周出版三期,后由于环境恶化,改为每周两期,最后只能每周一期。数量也越印越少,最后仅两三千份。
“那是《红色中华》报最艰难的时期,编辑部严重缺人,通讯员队伍不复存在,组稿、编稿、排版、校对等各个环节都困难重重,报纸还要照常出版发行。”曹春荣说,“此时身兼多职的瞿秋白患有严重的肺病,常常拖着病体坚持工作。”
事实证明,直到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后近一个月,国民党军队才敢放胆靠近“收复”中央苏区核心区域。
“这24期《红色中华》报,在稳定苏区人心、迷惑敌人视听、迟滞敌人行动、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严帆说,当年的红中社留守人员发扬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怀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掩护了中央主力红军突围转移,并持续激励留守苏区的广大军民,是中国革命新闻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悲壮历程。
“白匪进了苏区门,
战争形势更加紧,
为了保卫苏维埃,
保洪报名当红军,
(大姑送他的老公当红军,叫他努力工作。)
勇敢杀敌,不要念家庭,
呀都咦都呀!
……”
这是《红色中华》报第264期第二、三版中缝“文学工场”《王大姑》的唱词片段。那时,距离中央红军突围长征,已整整过去了三个月。
赓续血脉,先辈精神永传承
“(甲)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目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斗争的前途是有利的。对这一基本原则不可有任何动摇。(乙)要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应,而目前许多庞大的后方机关部队组织及许多老的斗争方式是不适应的……”
1935年2月5日,留守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被敌人重兵围困,危急关头接到中央发来的“万万火急”电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