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为笔,用生命为30万南京冤魂正名,而今她才“54岁”……(7)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离开她深爱的父母、丈夫和2岁的儿子,我们不知道张纯如的内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痛苦,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她的生命短暂而绚丽,正如自己所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那天,当安睡着张纯如年轻遗体的棺木缓缓下葬时,沾满泪珠的鲜花纷纷扬扬撒落在她的身边,她的灵前只供放着3本书,她生前的3部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蚕丝·钱学森传》和《美国华人:口述历史》。
在美国加州的天堂之门公墓,张纯如的墓碑静静地躺在一处,碑上有这样一段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以刀为笔,用生命为30万南京冤魂正名,而今她才“54岁”……


“有的人死了,她还活着”。“三十七岁良知,一万公里勇气:一次悲壮的灵魂之旅。生与死在漫长的墓道上,一一对视,一一默祷,一一倾听。”这首写给张纯如的诗歌悲怆而勇毅。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张纯如的一生,短暂却充满力量。
“生命终将消逝,但书和文字可以流传,有些人的一生,便是专为别人而度过。”张纯如的母亲在自己的回忆录最后,用一句这样的话结束全书。
张纯如走了,带着对人性的绝望,可她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没有结束。因为她,日本的罪行曝光天下,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也被打断。2007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日文版面世,也让更多的日本人重新面对这段历史。
正如杀光所有报晓的鸡也挡不住天亮一般,张纯如用生命留下的这些白纸黑字,是她曾经为南京大屠杀奔走的证明,让欧美人再次回到了那个血腥的年代,知道了除奥斯维辛和卡廷森林外,浴血奋战的中国人遭遇了什么,也看清了偷偷酝酿实力的右翼分子。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南京大屠杀于张纯如,是一种生命的连接。是与她自己生命的连接,是与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故去的人的连接,也是与在和平年代下生活的我们的连接。
而于我们,关系就是,我们这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的80多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