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敦煌石窟考古重大成果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张小刚(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考古研究所所长)
敦煌石窟包括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多处石窟群。1900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数以万计秘藏千年的文书与艺术品重见天日。百年来,敦煌学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石窟考古方面不断取得新发现、新成果。本文举其荦荦大者,仅就窟前殿堂遗址的发掘、北区洞窟考古的推进以及洞窟考古报告的整理出版三项成绩加以概述。
窟前殿堂遗址刷新传统认知
2021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敦煌莫高窟因为1963年的考古发掘而名列其中。
1963年7月至1966年上半年,为配合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底层洞窟的前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施工范围内清理出窟前建筑遗址20多个,新发现了3个洞窟和3个小龛,同时出土了壁画残块、塑像残块、颜料块、调色碟、陶灯碗、陶坩埚、陶罐、刺绣、绢画、文书、唐宋钱币、象头铜铺首、鎏金铜菩萨像、木雕莲花蕾、莲花石柱础、铺地花砖等珍贵文物。
这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窟前建筑遗址,从年代上看,分属于五代、宋、西夏、元几个不同的时代,其中有的窟前建筑经过两次重修;从建筑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占多数的是砖包台基结构的殿堂建筑遗址,另一种是制作比较简单且规模较小的土石基结构的建筑遗址。从发掘情况来看,殿堂建筑在台基前大多砌有台阶,地面大多铺衬花砖,南、北两边夯筑山墙,后部与洞窟相连,形成前殿后窟的形式。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中较为著名的是一件太和十一年(487)北魏皇室广阳王家族供养的刺绣佛画。
在1963—1966年的发掘之后,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至少三次关于窟前殿堂遗址的补充发掘。1979年7月至10月底和1980年4—6月,在唐代开元九年(721)始建的莫高窟第130窟(又称南大像,内塑有26米高的倚坐弥勒像)窟前清理出下层西夏和上层清代共两层建筑遗址及窟内主室地面唐代柱穴、佛坛、铺砖等遗迹,还新发现了一个小龛;1999年6—7月,发掘了莫高窟第66—78窟窟前遗址,发现了第72—76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1999年10月,在唐代武则天延载二年(即证圣元年,695)建造的莫高窟第96窟(又称北大像,内塑有35米高的倚坐弥勒像,现窟外有1935年建成的木构建筑九层楼)窟前发现了早于五代、宋的窟前殿堂遗址,清理出清、元、西夏到唐代地面及部分花砖,发现了开窟造像时分布在地面的26个架穴以及门砧、莲花纹大石柱础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